1、诊断原则: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主要根据患者乏力、疲倦、出血等临床表现,结合患者血常规、血涂片、骨髓涂片、骨髓病理检查、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等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
2、诊断依据:
(1)均须满足:
1)持续4个月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
2)排除其他可导致血细胞减少和发育异常的造血及非造血系统疾病。
(2)至少满足一条:
1)发育异常:骨髓涂片中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发育异常细胞的比例≥10%;
2)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占有核红细胞比例≥15%,或≥5%且同时伴有SF3B1突变;
3)原始细胞:骨髓涂片原始细胞达5%~19%(或外周血涂片2%~19%);
4)常规核型分析或FISH检出有MDS诊断意义的染色体异常。
(3)辅助标准(对于符合必要条件、未达主要标准、存在输血依赖的大细胞性贫血等常见MDS临床表现的患者,如符合≥2条辅助标准,一般诊断为疑似MDS):
1)骨髓活检切片的形态学或免疫组化结果支持MDS诊断;
2)骨髓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多个MDS相关的表型异常,并提示红系和(或)髓系存在单克隆细胞群;
3)基因测序检出MDS相关基因突变,提示存在髓系细胞的克隆群体。
3、鉴别诊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慢性髓系白血病、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
1、MDS按照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细胞发育异常的特征可分为5个亚型:
难治性贫血(RA)、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RAR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RAEB-t)、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MML)。
2、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分型,可分为:
MDS伴单系病态造血(MDS-SLD)、MDS伴多系病态造血(MDS-MLD)、MDS伴环形铁粒幼细胞(MDS-RS)、MDS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MDS-未分类(MD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