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肝衰竭
小儿肝衰竭的治疗

治疗原则

小儿肝衰竭需加强基础支持疗法,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抓紧在患儿昏迷前期及时处理,有可能提高存活率。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治疗等,必要时可行肝移植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1、严密隔离,患儿应住隔离病室,病室应消毒,专人护理。

2、调整饮食,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应限制蛋白质(尤其动物蛋白质)的摄入;有昏迷前征象者则应严格禁食,其时间应根据病情而异,一般为3-5天,昏迷情况好转后逐渐进食,先从少量碳水化合物开始,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蛋白质食物。适量给予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以补充营养。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低钾、低钙、低镁者应及时纠正。根据血钠测定,若无明显低钠,则不宜过多补充钠盐。

药物治疗

1、促进肝细胞再生

(1)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疗法(G-I疗法):有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高氨血症和调整氨基酸代谢平衡的作用。

(2)人血白蛋白或血浆:肝衰竭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能发生障碍,输入人血白蛋白有助于肝细胞再生,并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腹水和脑水肿; 白蛋白还可结合胆红素,减轻高胆红素血症。输入新鲜血浆可补充调理素和补体,增强抗感染能力。

(3)其他:还可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

2、免疫调节治疗

胸腺素可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合并严重感染。

3、消化道出血的防治

(1)补充凝血因子:注射维生素K1,输注凝血酶复合因子对由凝血因子减少所致之出血为较有效的措施。

(2)输新鲜血或血浆:用以补充凝血因子及丢失的血容量。

(3)防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若证实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之出血,应以肝素治疗。

(4)止血:常用药物如神经垂体素、奥美拉唑、奥曲肽等。

4、改善微循环:

山莨菪碱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扩张微血管作用,能明显改善微循环,减轻肝细胞损伤。

手术治疗

必要时可酌情行肝移植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肝衰竭患儿的存活率。

相关解析
陈晓娟 主任医师

放射科 朝阳市中心医院

小儿肝衰竭吃什么药?

你好,首先需要到医院进一步的检查就诊,造成儿童肝衰竭的具体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需要注意根据其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具体需要结合临床避免自己私自用药,任何药物对肝脏都会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促进疾病发展速度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小儿咽扁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可以一起吃吗

小儿咽扁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通常可以一起服用,但必须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决定。小儿咽扁颗粒是中成药,主要成分含金银花、桔梗等,具有清热利咽、解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咽喉肿痛。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复方西药,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主要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流鼻涕等症状。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针对的症状不同,且无明确药物相互作用禁忌,理论上可联合使用以缓解感冒伴随的咽喉疼痛。但需注意,儿童用药需谨慎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
脾虚先治肝还是先调脾

脾虚一般建议先治肝再调脾,中医认为肝与脾关系密切,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易克制脾土,导致脾虚加重,因此需先疏肝理气,再重点健脾以恢复运化功能。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为正常制约关系,但若肝气不舒,肝木过度克制脾土,会直接导致脾虚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乏力)。此时若单纯健脾,肝郁未解,脾虚易反复。因此需先通过疏肝缓解肝气对脾的压制,再配合健脾增强脾的运化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脾虚。若脾虚伴随明显情绪问题(如易怒、胸闷)、月经不规律或两胁胀痛,更需优先考虑疏肝

曾科学 主任医师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是风寒还是风热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该药物含有麻黄、苦杏仁、生石膏、金银花等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可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病因和症状有明显区别。风寒感冒由外感风寒之邪引起,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咳嗽痰稀白等症状;而风热感冒由外感风热之邪引起,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涕、咳嗽痰黄稠等症状

汪园园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
黄疸
乙肝 肝硬化 肝癌 肝炎 肝脓肿 肝功能衰竭
结石
胆结石 胆囊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 胆道结石 胰腺结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