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肝衰竭
小儿肝衰竭的治疗

治疗原则

小儿肝衰竭需加强基础支持疗法,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抓紧在患儿昏迷前期及时处理,有可能提高存活率。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治疗等,必要时可行肝移植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1、严密隔离,患儿应住隔离病室,病室应消毒,专人护理。

2、调整饮食,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应限制蛋白质(尤其动物蛋白质)的摄入;有昏迷前征象者则应严格禁食,其时间应根据病情而异,一般为3-5天,昏迷情况好转后逐渐进食,先从少量碳水化合物开始,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蛋白质食物。适量给予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以补充营养。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低钾、低钙、低镁者应及时纠正。根据血钠测定,若无明显低钠,则不宜过多补充钠盐。

药物治疗

1、促进肝细胞再生

(1)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疗法(G-I疗法):有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高氨血症和调整氨基酸代谢平衡的作用。

(2)人血白蛋白或血浆:肝衰竭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能发生障碍,输入人血白蛋白有助于肝细胞再生,并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腹水和脑水肿; 白蛋白还可结合胆红素,减轻高胆红素血症。输入新鲜血浆可补充调理素和补体,增强抗感染能力。

(3)其他:还可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

2、免疫调节治疗

胸腺素可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合并严重感染。

3、消化道出血的防治

(1)补充凝血因子:注射维生素K1,输注凝血酶复合因子对由凝血因子减少所致之出血为较有效的措施。

(2)输新鲜血或血浆:用以补充凝血因子及丢失的血容量。

(3)防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若证实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之出血,应以肝素治疗。

(4)止血:常用药物如神经垂体素、奥美拉唑、奥曲肽等。

4、改善微循环:

山莨菪碱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扩张微血管作用,能明显改善微循环,减轻肝细胞损伤。

手术治疗

必要时可酌情行肝移植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肝衰竭患儿的存活率。

相关解析
陈晓娟 主任医师

放射科 朝阳市中心医院

小儿肝衰竭吃什么药?

你好,首先需要到医院进一步的检查就诊,造成儿童肝衰竭的具体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需要注意根据其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具体需要结合临床避免自己私自用药,任何药物对肝脏都会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促进疾病发展速度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小儿腹股沟疝气手术最佳时间

小儿腹股沟疝气手术的最佳时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小儿腹股沟疝气在6个月以内,且疝囊较小、未发生嵌顿等紧急情况,可先观察并定期复查,因为此阶段存在自愈的可能。然而,若疝囊较大、经常突出,或孩子有明显不适感,手术则应考虑在6个月至1岁之间进行。6个月以内的小儿腹壁肌肉尚在发育中,随着身体生长,腹壁强度可能逐渐增强,疝气有可能自行消失。但6个月之后,自愈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1岁左右的孩子对手术的耐受性相对较好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半枝莲是伤肝还是护肝

半枝莲作为一种中草药,如果大量或不当使用,则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反之,适量且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伤肝:大量使用半枝莲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半枝莲虽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其成分复杂,含有一些可能对肝脏产生负担的化学物质。在大量或长期不当地使用下,这些成分可能积累并对肝脏造成毒性作用,导致肝脏功能受损,严重时甚至引发药物性肝炎、肝损伤等不良反应。2、护肝: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半枝莲则具有一定的护肝效果

李晖 主任医师
川贝母对肝的危害极大吗

川贝母作为传统中药材,在适量使用情况下,一般对肝脏的危害并非极大,但是仍需要警惕潜在的风险。川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燥咳等症状。其药性对肝脏并无直接毒性,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能够处理和代谢包括川贝母在内的多种药物成分。然而,任何药物在过量或长期使用的情况下,都可能对肝脏造成负担。川贝母中的某些成分若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加重肝脏代谢压力,影响肝脏功能,尤其是对于肝功能较弱或存在肝病史的人群,这种风险更为显著

郭兮恒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
黄疸
乙肝 肝硬化 肝癌 肝炎 肝脓肿 肝功能衰竭
结石
胆结石 胆囊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 胆道结石 胰腺结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