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肝衰竭
小儿肝衰竭的治疗

治疗原则

小儿肝衰竭需加强基础支持疗法,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抓紧在患儿昏迷前期及时处理,有可能提高存活率。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治疗等,必要时可行肝移植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1、严密隔离,患儿应住隔离病室,病室应消毒,专人护理。

2、调整饮食,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应限制蛋白质(尤其动物蛋白质)的摄入;有昏迷前征象者则应严格禁食,其时间应根据病情而异,一般为3-5天,昏迷情况好转后逐渐进食,先从少量碳水化合物开始,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蛋白质食物。适量给予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以补充营养。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低钾、低钙、低镁者应及时纠正。根据血钠测定,若无明显低钠,则不宜过多补充钠盐。

药物治疗

1、促进肝细胞再生

(1)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疗法(G-I疗法):有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高氨血症和调整氨基酸代谢平衡的作用。

(2)人血白蛋白或血浆:肝衰竭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能发生障碍,输入人血白蛋白有助于肝细胞再生,并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腹水和脑水肿; 白蛋白还可结合胆红素,减轻高胆红素血症。输入新鲜血浆可补充调理素和补体,增强抗感染能力。

(3)其他:还可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

2、免疫调节治疗

胸腺素可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合并严重感染。

3、消化道出血的防治

(1)补充凝血因子:注射维生素K1,输注凝血酶复合因子对由凝血因子减少所致之出血为较有效的措施。

(2)输新鲜血或血浆:用以补充凝血因子及丢失的血容量。

(3)防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若证实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之出血,应以肝素治疗。

(4)止血:常用药物如神经垂体素、奥美拉唑、奥曲肽等。

4、改善微循环:

山莨菪碱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扩张微血管作用,能明显改善微循环,减轻肝细胞损伤。

手术治疗

必要时可酌情行肝移植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肝衰竭患儿的存活率。

相关解析
陈晓娟 主任医师

放射科 朝阳市中心医院

小儿肝衰竭吃什么药?

你好,首先需要到医院进一步的检查就诊,造成儿童肝衰竭的具体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需要注意根据其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具体需要结合临床避免自己私自用药,任何药物对肝脏都会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促进疾病发展速度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小儿麻痹症可以治愈吗

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目前尚无法治愈,但通过科学的医疗干预和康复管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残疾程度。小儿麻痹症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不可逆的肌肉瘫痪。虽然现代医学无法修复已受损的神经细胞,但系统的治疗和康复手段能最大限度保留和恢复患者的功能。在急性期,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包括控制发热、缓解疼痛,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呼吸机辅助。进入恢复期后,早期康复干预至关重要,包括物理治疗防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畸形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
小儿甲流病毒多久会自愈

小儿甲流病毒通常1-2周可自愈。儿童感染甲流后,若体质较好且无并发症,发热、咳嗽等症状多在3-7天缓解,完全恢复需1-2周。但婴幼儿、免疫力低下或合并基础病的孩子可能症状较重,病程延长,甚至引发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可缩短病程。总结而言,小儿甲流病毒通常1-2周可自愈。家长应保证孩子休息、补充水分,若高热不退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诊。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
对肝伤害最轻的他汀药

目前临床常用他汀类药物中,对肝损伤风险相对较低的主要是水溶性他汀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其肝代谢依赖的细胞色素P450酶较少,对肝功能影响较小。1.水溶性他汀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部分通过肝脏代谢,但对P450酶依赖程度较低,且有肾脏排泄途径,对肝脏影响相对较轻,尤其适合轻中度肝功能不全者。2.脂溶性他汀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对肝脏负担相对较重,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增加转氨酶升高风险

刘丽娟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
黄疸
乙肝 肝硬化 肝癌 肝炎 肝脓肿 肝功能衰竭
结石
胆结石 胆囊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 胆道结石 胰腺结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