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原发性肺球孢子菌病常呈自限性,一般不需要治疗,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可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对于慢性进行性球孢子菌肺炎和粟粒样肺球孢子菌病,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
药物治疗
1、唑类药物
常用酮康唑、氟康唑等,适用于原发性肺球孢子菌病伴免疫功能低下、慢性进行性球孢子菌肺炎、粟粒样肺球孢子菌病者。此类药物可以改善症状,但停药后可能复发,因此使用疗程必须要长。
2、多烯类药物
常用两性霉素B,适用于症状较重、迁延不愈或有播散高危因素患者,慢性进行性球孢子菌肺炎、粟粒样肺球孢子菌病一经诊断,应立即使用。合并脑膜炎患者,需加用鞘内注射。
手术治疗
对于肺结节病灶、空洞、脓疡、反复继发性感染,特别治疗中病灶继续扩大,合并反复咯血等空洞型病灶伴大咯血时可作外科手术切除。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肺气肿肺大泡是指肺部出现的两种病理改变。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而肺大泡则是由于肺泡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在影像学检查中,肺气肿通常表现为肺部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疏、变细,而肺大泡则表现为肺内出现的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密度影,边界清晰。肺气肿和肺大泡的形成多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