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特异性,无法作为该病症的诊断依据。在诊断的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血常规、胸部X线、胸部CT、粪便检查、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痰找到虫卵或毛蚴,支气管刷检、支气管粘膜活检找到血吸虫卵则可确诊为肺血吸虫病。在诊断的过程中,须与粟粒性肺结核、矽肺、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扩张等相鉴别。
诊断依据
1、 病史
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
2、 临床表现
具有急性、慢性或晚期血吸虫病的症状及体征,如发热、咳嗽、咳痰、胸痛、荨麻疹、呕吐、腹泻。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
3、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粪便或痰液检查可找到虫卵。
(2)影像学检查:X线或胸部CT提示肺内有小结状、粟粒状病变或炎性病变。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刷检、支气管粘膜活检找到血吸虫卵。
鉴别诊断
1、粟粒性肺结核
粟粒性肺结核是肺结核的一种类型,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的传染病。临床上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一般可表现为发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咳嗽、咳痰、咯血等。病原学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可鉴别两者。
2、矽肺
矽肺是由于长时间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急等,X线检查可见大小不等的阴影。结合病史、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两者。
3、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或气喘。X线、肺功能、血常规、痰培养等有助于鉴别两者。
4、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症是慢性气道损伤引起的支气管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破坏所导致的气管不可逆的扩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咯大量脓痰及反复咯血。高分辨的CT可以确诊该病。
根据病程和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肺血吸虫病、慢性肺血吸虫病、晚期肺血吸虫病。
如果白肺的症状较轻,一般能治愈,轻症患者通常病情进展较慢,对肺功能损伤相对有限。如果白肺的症状较轻,一般能治愈,是因为此时肺部炎症、渗出等病变范围较小,对肺组织的破坏程度较轻。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如针对病因使用抗病毒、抗菌药物,以及给予吸氧、营养支持等辅助治疗,受损的肺组织能够逐渐修复,肺功能也可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愈目的。如果白肺的症状较重,可能不能治愈。重度的白肺往往意味着肺部病变广泛,大量肺组织受损,导致肺功能严重下降,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干咳无痰多是肺热所致。中医认为,当外邪侵袭或体内阳热过盛,肺内蕴热,炼液为痰,壅塞气道,肺气失于宣降,就容易引发干咳无痰的症状,同时还伴有一系列热证表现。肺热引发的干咳,往往咳嗽声音较为高亢、剧烈,且频率较高。患者常伴有咽喉肿痛,这是因为肺经与咽喉相通,肺热上炎,熏灼咽喉;口鼻干燥也是典型症状,热邪易耗伤津液,导致口鼻黏膜失去滋润;此外,还可能出现发热、流黄涕、舌苔黄腻等表现。部分患者由于肺热炽盛,灼伤肺络,甚至会出现痰中带血的情况。针对肺热引起的干咳无痰,治疗上应以清热宣肺、止咳化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