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入院初期应给予患者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稳定患者的病情,改善症状;待诊断明确后,可针对性的进行抗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喷他脒、克林霉素-伯氨喹、甲氧苄啶-氨苯砜、三甲曲沙等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有皮疹、发热、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四氢叶酸钙口服可以避免骨髓抑制。急性期治疗
当患者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时,应予以下治疗措施:
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如摆好体位,头后仰,托起下颌;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2、给予鼻或面罩吸氧
以持续低流量吸氧为宜。
3、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如无创呼吸机仍无法维持正常血氧饱和度,可给予气管插管或切开,由呼吸机辅助通气。一般选择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
4、一般支持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加强液体管理,同时保证充足的营养及热量供给。
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给予吸氧、改善通气功能,如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可于人工辅助呼吸,以持续低流量吸氧为宜。
2、营养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3、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以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
4、对合并细菌感染者应给于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药物治疗
1、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
是首选的治疗或试验性治疗药物。它通过干扰叶酸的代谢,起到杀灭肺孢子菌的作用。具有高效、抗菌、价廉等优点,疗程2-3周。对于艾滋病患者疗程应大于3周。
2、喷他脒
是最早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可能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与染色体外的DNA结合并抑制其复制以及抑制RNA聚合酶等发挥治疗作用。疗效与SMZ-TMP相近,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疗程2-3周,但艾滋病患者应至少3周以上。
3、克林霉素-伯氨喹
用于对上述药物无效的患者。对艾滋病患者合并的轻、重度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3周为一疗程。
4、甲氧苄啶-氨苯砜
治疗有效率与SMZ-TMP相同,不良反应较少。
5、三甲曲沙
对肺孢子菌双氢叶酸脱氢酶具有强的抑制作用。用于SMZ-TMP禁忌、不耐受或治疗失败的中、重度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疗程21天。
6、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
艾滋病患者并发肺孢子菌肺炎,如PaO235mmHg,提倡在抗肺孢子菌肺炎治疗开始同时或72小时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低氧血症,减少肺纤维化,降低病死率。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吃芋头,但须严格把控食用量,因芋头含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易致血糖波动,对病情控制不利。芋头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根茎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芋头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减缓食物在胃肠道的吸收速度,进而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急剧升高。同时,芋头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整体健康。不过,糖尿病患者在享用芋头时,必须注意控制食用量。芋头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果过量食用,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
糖尿病2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需通过综合管理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糖尿病2型的病因颇为复杂,既涉及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因素使得某些个体对糖尿病具有更高的易感性。而环境因素,如长期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严重不足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2型发病的两大核心机制。在疾病早期,糖尿病2型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