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特征性的口腔黏膜斑和皮疹,结合麻疹接触史,以及血常规、病毒抗原检测、病毒分离、多核巨细胞检查、胸部X线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风疹、肠道病毒感染等。
鉴别诊断
1、风疹
是由于风疹病毒感染所引起。前驱期短,全身症状和呼吸道症状轻,无口腔麻疹黏膜斑,发热1天~2天出疹,皮疹分布以面、颈、躯干为主。1天~2天皮疹消退,无色素沉着和脱屑,常伴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2、肠道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感染引起。可有发热、咽痛、流涕、结膜炎、腹泻,全身或颈、枕后淋巴结肿大。发热时或热退后出疹,皮疹为斑疹或斑丘疹,散在分布,很少融合,1天~3天消退,有时可有紫癜样或水疱样皮疹。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荨麻疹的,它是第二代抗组胺药,可快速缓解荨麻疹引起的瘙痒、风团等症状,且副作用相对较少,是临床常用治疗药物之一。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和血管,引发瘙痒、红斑、风团等症状。盐酸非索非那定片通过选择性阻断外周H1受体,抑制组胺与受体结合,从而阻断组胺引发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神经刺激效应,有效减轻荨麻疹的急性症状。其第二代特性减少了嗜睡等中枢副作用,且起效快、作用持久,适合需要长期控制慢性荨麻疹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