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治疗

治疗原则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针对病毒尚无特效药,且疾病本身有自限性,医生会根据病情轻重、临床症状、检查结果等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严重者(如病情严重的急性细支气管炎患儿)可行氧疗、抗感染治疗等。

一般治疗

1、注意休息,多饮水,避免劳累。

2、戒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药物治疗

1、解热镇痛

有头痛、发热、周身肌肉酸痛症状者,可酌情应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2、抗鼻塞

有鼻塞、鼻粘膜充血水肿、咽痛等症状者,可应用盐酸伪麻黄碱等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黏膜血管的药物滴鼻。

3、抗过敏

有反复喷嚏、多量流涕等症状的患者,可酌情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物。

4、镇咳

对于咳嗽症状较为明显者,可给予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镇咳药。

5、祛痰

有痰不易咳出可选用盐酸氨溴索、溴已新、乙酰半胱氨酸等。

6、解痉平喘

对于发生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可给予解痉平喘的药物,如氨茶碱、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7、糖皮质激素

咳喘持续不缓解或严重者,可选择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混悬液等。

8、抗感染治疗

雾化吸入利巴韦林是目前唯一经美国FDA批准,用于RSV感染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但并不推荐常规应用,偶用于严重的RSV感染,有高危因素的RSV感染的患儿。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不通过手术方式治疗。

中医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人体感受六淫之邪,时行毒邪所致,主要是风邪致病。感邪之后是否发病与正气盛衰有关。中医可依据病情辨证论治,进行药物治疗。

1、辨证论治

(1)风寒束表证

①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喷嚏,时流清涕,喉痒,咳嗽,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②治法:辛温解表。

③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

①症状:身热较著,微恶风寒,汗出不畅,头胀痛,目胀,鼻塞,流浊涕,口干而渴,咳嗽,痰黄黏稠,咽燥,或咽喉肿痛,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浮数。

②治法:辛凉解表。

③方药: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

①症状: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渴不多饮,口中黏腻,胸脘痞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②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③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4)风寒袭肺证

①症状:咳嗽初起,声重气急,咽痒,痰稀色白,多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骨节酸痛,恶寒,或有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②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③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5)风热犯肺证

①症状:咳嗽新起,咳声粗亢,或咳声嘎哑,咳痰黏白或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头痛口渴,喉燥咽痛,或有发热,微恶风寒等表证,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浮滑。

②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③方药:桑菊饮加减。

(6)燥热伤肺证:

①症状:咳嗽新起,咳声嘶哑,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难出,或黏连成丝,或咳引胸痛,多伴有鼻燥咽干,恶风发热,头痛等表证,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或小数。

②治法:疏风润燥,清肺止咳。

③方药:桑杏汤加减。

(7)凉燥伤肺证

①症状:干咳,痰少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而干,脉浮紧。

②治法:轻宣凉燥,润肺止咳。

③方药:杏苏散加减。

2、常用中成药

(1)感冒软胶囊:散寒解表,宣肺止咳。适用于感冒风寒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楚,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

(2)柴胡口服液:解表退热。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

(3)感冒止咳颗粒:清热解表,化痰止咳。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鼻塞,伤风咳嗽,咽喉肿痛,四肢倦怠,流行性感冒。

(4)止嗽丸: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适用于风寒袭肺证。

(5)急支糖浆:清热化痰,宣肺止咳。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等。

(6)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咳嗽。

其他治疗

少数病人需要氧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细支气管炎可能会引起气道阻塞,使婴幼儿缺氧。睡眠时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88%,或清醒时血氧饱和度低于90%,需要吸氧。可采用鼻前庭导管、面罩或氧帐等方式进行氧疗。

相关解析
周利军 副主任医师

感染科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吃什么药

这个情况需要尽早的使用抗病毒的药物是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主要是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就可以了。因为目前主要是呼吸道的核胞病毒感染,所以尽早治疗治疗,建议五到七天,如果治愈了就是需要停药,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多喝温水,病毒感染主要是要记得饮食清淡。清淡的饮食能够有利于病毒的愈合。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是什么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李晖 主任医师
带状疱疹病毒能存活多长时间

带状疱疹病毒在体外的存活时间一般为12个小时至3天,具体时长受环境条件影响显著。在室温且干燥的环境中,病毒可能存活数小时至数天;若环境温度较高,存活时间可能缩短至12至15个小时;而低温潮湿环境下,存活时间可能延长至25至26个小时。此外,病毒在光滑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通常长于粗糙表面,潮湿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也普遍长于干燥环境。病毒离开人体后,可通过附着在衣物、帽子等物品上,经接触传播感染他人。在人体内,病毒存活时间通常为7至14天,患者从出疹前1至2天至水疱完全结痂期间均具有传染性

胡云峰 副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病原体检查
病原体检查

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各种细菌、病毒、立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