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锥虫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3周,可短至7日。初期可表现为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出现脑部症状,累及神经导致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嗜睡、昏睡、震颤、痉挛等。
典型症状
1、入侵部位病变
舌蝇叮咬后1~2周,局部皮肤出现暗红色疼痛性结节,质地较硬,称锥虫下疳,数周后消退,局部淋巴结常肿大。
2、早期
舌蝇叮咬后数周或数月,在局部繁殖的锥虫大量进入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剧烈头痛、关节痛,心率异常增快。
3、晚期
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罗得西亚锥虫病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较早,严重者发病后2~4周即出现,冈比亚锥虫病出现较晚,发病后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患者表情淡漠、愁眉苦脸、举止迟钝、言语不清、唇舌颤动、肌肉震颤、步态不稳、妄想、狂躁,以及其他脑膜脑炎或脑脊髓膜炎的表现,如癫痫样抽搐等。一般情况甚差,消瘦、衰弱、血压偏低、脉搏细弱,易继发肺部感染。
并发症
非洲锥虫病并发症有高度营养不良、肺部继发感染、癫痫持续状态或心力衰竭等。重要脏器的继发感染,最终可导致脏器的衰竭,直至死亡。
非洲锥虫病是因为舌蝇叮咬而感染了布氏锥虫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发作后如果不能正确诊断及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危及病人生命,一旦锥虫进入脑部,就会出现昏迷、嗜睡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猝死。但在发病早期通过使用特效药物进行治疗后病情会有效得到控制并很快就能康复。如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预后较差。
高血糖和糖尿病不是同一个病,高血糖是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的一种状态,而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发的代谢性疾病,二者存在包含关系,但不能完全等同。高血糖只是一个症状表现,除糖尿病外,还有多种原因可导致。例如,一次性摄入大量含糖食物,或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后,人体短时间内血糖会升高,不过经过机体自身调节,血糖可恢复正常,这种情况称为生理性高血糖。此外,某些疾病如胰腺炎、库欣综合征,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会引起血糖升高,属于继发性高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