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棘球蚴病
脑棘球蚴病的诊断

传染病史为本病诊断的关键。病人来自流行区或有过牧区生活史,有与犬、羊、狐密切接触史,或捕杀过这些动物。典型临床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和癫痫。血象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内试验阳性率为80%~95%,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阳性及脑血管造影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诊断,头颅CT或MRI检查对脑棘球蚴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颅内肿瘤及脑部其他寄生虫病。

诊断依据

1、脑细粒棘球蚴病

(1)流行病学史在本病流行区与犬有密切接触史。

(2)临床表现及体征有颅压增高症,常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可有癫痫发作。

(3)检查癫痫发作时脑电图可见局限性慢波。B超检查发现囊性病变。CT或MRI检查可显示颅内较大的囊肿阴影,病变常见于顶叶,有定位诊断价值。血清免疫学试验阳性有助于囊型棘球蚴病的临床诊断。

2、脑泡型棘球蚴病

(1)流行病学史在本病流行区与野犬、狐有密切接触史。

(2)临床表现及体征癫痫发作,颅内占位病变与体征。

(3)检查头颅CT见颞叶或顶叶蜂窝状低密度影,有助于脑泡型棘球蚴病的诊断,棘球蚴皮试多为阳性。

鉴别诊断

1、脑囊尾蚴病二者在影像学表现上相近,但流行病史有差异,脑囊虫病主要是食用了被感染的生猪肉所致。可以通过血清免疫学检查进行鉴别。

2、脑转移瘤脑转移瘤的症状与影像学特点有时和泡型棘球蚴病很相似,但泡型棘球蚴病几乎均继发于肝包虫,棘球蚴病免疫学检查可作为主要的鉴别诊断方法。

3、蛛网膜囊肿蛛网膜囊肿多见于脑池或脑室邻近的部位,多无明显症状,头颅CT及MRI表现与囊性脑包虫病相似,但包虫免疫血清学实验呈阴性。

脑棘球蚴病的类型

1、基于病因分类

(1)脑细粒棘球蚴病:又称脑囊型包虫病,是颅脑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蚴虫所引起的疾病。

(2)脑多房棘球蚴病:又称脑泡型包虫病,是多房棘球绦虫的蚴虫泡球蚴寄生于人体颅脑引起的疾病。

2、基于感染途径分类

(1)原发性:多见于儿童,为蚴虫经肝、肺、颈内动脉进入颅内,多为单发包虫囊肿。

(2)继发性:可由心脏内棘球蚴溃破,原头蚴经血行播散至脑内再次形成包囊所致。多见于成人,常为多发,可累及多个脏器。

3、基于病变部位分类

(1)颅骨:患处头皮有软组织肿块,局部有疼痛及压痛,虽有头痛,但无颅高压症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有效吗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发热原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如果发热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当艾滋病患者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抗生素能够针对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从而控制感染并缓解发热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热若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引起的,如病毒血症期,或是由机会性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

李晖 主任医师
艾滋病核酸检测窗口期是多久

艾滋病核酸检测的窗口期通常为7-14天,即感染后7天左右部分人可检出病毒核酸,14天内绝大多数感染者能被准确检测到。相比抗体检测,核酸检测能更早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先在局部淋巴结大量复制,随后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核酸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病毒RNA来判断感染,其窗口期较短是因为病毒复制速度快,通常在感染后1周左右血液中病毒载量即可达到检测下限。但个体差异可能导致部分人病毒复制延迟,因此医学上通常以14天作为保守窗口期上限,确保检测准确性

李晖 主任医师
糖尿病微创手术是真的吗

糖尿病微创手术在特定情况下是真实存在的,但目前主要适用于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非所有糖尿病都适用。糖尿病微创手术多指代谢手术,其原理是通过改变消化道结构,调节激素分泌和血糖代谢。临床研究表明,部分病程较短、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可能实现血糖长期缓解,但手术有严格适应证:BMI≥32.5且合并糖尿病,或BMI≥27.5但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等。1型糖尿病、晚期2型糖尿病或存在严重并发症者不适合

邓春颖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