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根据母亲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X线检查进行诊断,其中螺旋体荧光抗体吸收试验常用于确诊。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先天性弓形虫病等疾病。诊断强调早期、及时,防止发展成晚期。
诊断依据
1、病史
应详细询问患儿父母,尤其母亲有无性病史,梅毒检验史及治疗史。如有怀疑,母亲应做梅毒血清学试验。如母亲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婴儿受感染可能较大。
2、临床表现
新生儿期症状常不明显,故早期诊断较困难。出生后胎盘检查发现梅毒螺旋体阳性,提示可能为宫内梅毒感染。母亲梅毒血清反应阳性时,即使新生儿出生后外观正常也应怀疑。出生后新生儿有肝脾大、黄疸、典型皮肤损害、瘀斑和血小板减少等也应考虑本病。
3、辅助检查
X线检查可早期发现骨软骨炎、骨膜炎。梅毒螺旋体和螺旋体DNA阳性,婴儿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螺旋体荧光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旋体乳胶凝集阳性有确诊价值。
鉴别诊断
1、巨细胞病毒感染
先天性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症状均可见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呼吸窘迫、间质性肺炎、心肌炎、皮肤淤斑、血小板减少、贫血、视网膜脉络膜炎等。但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病原体是巨细胞病毒,患儿病毒学检查呈阳性。而先天性梅毒的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病毒学检查为阴性。二者可通过病毒学检查进行鉴别。
2、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先天性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临床症状均可见发热、易激惹、黄疸、呼吸困难、肝脏肿大、脑膜炎症状和皮肤黏膜损害等。但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病原体是单纯疱疹病毒,患儿病毒学检查呈阳性。而先天性梅毒的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病毒学检查为阴性。二者可通过病毒学检查进行鉴别。
3、先天性弓形虫病
先天性梅毒和先天性弓形虫病临床症状均可见脉络膜视网膜炎、脑积水、黄疸、肝脾肿大、皮肤紫癜、皮疹、发热、肺炎、心肌炎、淋巴结肿大、脑膜炎等。但先天性弓虫病的病原体是刚地弓形虫,而先天性梅毒的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二者可通过病原学检查或血清学检查进行鉴别。
基于年龄分类:
1、早期梅毒
2岁以内者。
2、晚期梅毒
2岁以上者。包括皮肤黏膜骨梅毒、心血管梅毒(少见)、神经梅毒(少见)和先天潜伏。
先天性梅毒应该是出生时母体感染所导致的,必须及时使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控制梅毒螺旋体感染,消除炎症。建议谨遵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足量规范的按疗程进行治疗,定期进行复查,合理喂养宝宝,加强营养,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增强宝宝抵抗力和免疫力。
梅毒螺旋体,也叫苍白螺旋体,是性传播疾病“梅毒”的病原体,主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