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先天性梅毒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疗程规则,剂量足够,多以药物治疗为主。青霉素为首选药,常用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G及水剂青霉素G。头孢曲松近年来证实为高效的抗梅毒螺旋体药物,可作为对青霉素过敏者的优先选择药物。治疗后应定期随访,于疗程结束后第2、4、6、9和12个月追踪血清学试验。应注意不规则治疗可增加复发及促使晚期损害提前发生。
一般治疗
1、梅毒婴儿应严格隔离,避免感染其他疾病及他人被感染。
2、孕妇一经查出患有梅毒,并未接受过正规治疗者,应立即开始治疗,以预防或减轻胎儿受感染。
药物治疗
青霉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敏感,一般无耐药性,且能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
1、早期胎传梅毒(<2岁)
脑脊液异常者,静脉滴注水剂青霉素G 10-14天,或肌内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G 10-14天。脑脊液正常者1次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G。如无条件检查脑脊液者,可按脑脊液异常者治疗。
2、晚期胎传梅毒(>2岁)
静脉滴注水剂青霉素G 10-14天,可用1-2个疗程;或肌注普鲁卡因青霉素G 10-14天;对较大儿童的青霉素用量,不应超过成人同期患者的治疗量。脑脊液正常者1次分两侧臀肌注射苄星青霉素G。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口服,连续30天,也可选用头孢曲松,应注意交叉过敏,用药前需进行皮试。
以上药物治疗要系统进行,治疗期间中断1天以上,则梅毒螺旋体可以增殖,故整个疗程需重新开始。
先天性梅毒应该是出生时母体感染所导致的,必须及时使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控制梅毒螺旋体感染,消除炎症。建议谨遵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足量规范的按疗程进行治疗,定期进行复查,合理喂养宝宝,加强营养,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增强宝宝抵抗力和免疫力。
梅毒螺旋体,也叫苍白螺旋体,是性传播疾病“梅毒”的病原体,主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