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潜伏期不定,长者可于感染HTLV后需数年至数十年才出现临床症状。可表现为皮肤损害、发热、脾肿大等,如病变累积中枢神经系统,还可出现下肢无力、趾端麻木等不适症状。
典型症状
1、健康带病毒状态
在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高发区人群中可测出HTLV-Ⅰ抗体,从HTLV-Ⅰ抗体阳性的淋巴细胞培养中分离出HTLV可达95%~98%,因而抗体阳性均为HTLV携带者。
2、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
主要由HTLV-Ⅰ所引起。根据临床表现,Shimoyama将其分为4个亚型。
(1)隐袭性(smouldering)ATL:其特征为异常T细胞占外周血中正常淋巴细胞总数的5%或稍多些,并伴有皮肤损害,偶可累及肺部。但无高钙血症、淋巴结病或内脏损害。此型进展较慢,常可延续数年。
(2)慢性ATL:其特征为淋巴细胞绝对数增多,并伴T淋巴细胞增多症。且有淋巴结病、肝脾肿大、皮肤及肺部受损等表现。无高钙血症、腹水及胸膜腔积液,或中枢神经系统、骨或胃肠道受损的存在。本型患者平均存活时间是24个月。
(3)淋巴瘤性ATL:无淋巴细胞增多的淋巴结病。必须有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淋巴瘤。此型平均存活约10个月。
(4)急性ATL:包括一些留下来的及有白血病或伴血液中有白血病细胞的高度非霍奇金淋巴瘤表现的患者中发生。常见有高钙血症、溶解性骨损伤和内脏损害。可以从隐袭性或慢性期病程中任何阶段转变为急性型。
3、T多毛细胞/巨粒细胞白血病
与HTLV-Ⅱ相关。常见有发热、贫血及脾肿大为其特征。
4、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多见于40~50岁HTLV-Ⅰ感染者,可表现有软脑膜病变症状,如脑膜刺激症状、神智改变等;脊髓病变症状,如下肢无力、趾端麻木或感觉丧失及下肢强直性瘫痪等。
并发症
本病可并发门脉高压症、腹水、胸腔积液等。
1、门脉高压症、腹水
表现为脾脏肿大与脾功能亢进、腹水和肝病体征。
2、胸腔积液
患者感胸闷,局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
刺猴寻常疣,确实是由HPV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变。寻常疣由HPV1、2、4、7等低危型别感染皮肤角质细胞所致,与引起尖锐湿疣或宫颈癌的高危型HPV,比如16/18型不同。病毒通过皮肤微小破损侵入,在基底细胞层复制后形成特征性粗糙丘疹,通常表面呈"刺状"。临床诊断依据典型外观即可,无需常规HPV分型检测,但免疫抑制患者的泛发疣体需排查高危型混合感染。寻常疣传染性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可能传播,但成人因已具备免疫力,感染率低于儿童
多人感染甲流后出现面瘫,主要是因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及病毒直接侵袭,影响了面神经的正常功能。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一方面,病毒可直接侵犯面神经,导致神经炎症、水肿,影响神经传导功能,造成面神经支配区域的肌肉运动障碍。另一方面,人体免疫系统在对抗甲流病毒时,可能出现免疫紊乱,产生的免疫细胞和抗体在攻击病毒的同时,错误地攻击面神经组织,引发自身免疫性炎症,使面神经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