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散型淋病

什么是播散型淋病?

  • 发病部位:皮肤及其附属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感染科,皮肤病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发热、斑丘疹
  • 注意事项:
什么是播散型淋病?

播散型淋病是指由于播散性淋球菌感染生殖系统引起的生殖系统传染病。播散型淋病比较少见,好发于妇女。患者主要表现为感染性发热、精神疲惫、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全身或局部出现红斑或疱疹样皮损,可出血或结痂,还可累及关节,引起关节炎,严重时可引起淋菌性心内膜炎、脑膜炎甚至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播散型淋病的病因

基本病因淋病是由于机体感染淋球菌所致。人类是淋球菌唯一的天然宿主,与淋病患者发生性行为,或接触到带菌衣物、检查器械等,均能被传染为淋病。其中,少数淋病患者淋球菌入血之后,可播散到全身,从而形成播散型淋...

查看更多»
播散型淋病的症状

播散型淋病通常发生于妇女经期和妊娠期,在男性则常见于无症状感染,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寒战、多关节疼痛等。此外,还可见淤点或丘疹等皮损表现。典型症状1、全身表现播散型淋病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多关节疼...

查看更多»
播散型淋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播散型淋病应遵循及时、足量、规则用药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及并发症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主要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患者还可应用抗衣原体感染的药物。一般治疗...

查看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周利军

周利军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感染科

擅长: 发热等感染性疾病,常见肝病的诊断治疗。

相关医院 更多»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电话:020-61641114;02...

地址: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电话:01083572211

地址:西什库大街8号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电话:0106529611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电话:021-52889999(本院...

地址:总院: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东院:浦东新区红枫路525号(近明月路);北院:宝山区陆翔路108号(镜泊湖路518号);江苏路分部:江苏路796号;静安分院:上海市西康路259号(新闸路口);肝病门诊:上海市静安区长乐路1040号;西院:闵行区金光路958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总机:0571-872361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庆春路79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电话:010-84702288(预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

疾病相关 更多»
a型和a型孩子什么血型

A型血和A型血的夫妻生育的孩子血型可能是A型或O型,不可能是B型和AB型。人类的血型由基因决定,A型血的基因组合有两种情况,即AA和AO。当夫妻双方都是A型血时,存在多种基因组合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如果父母双方的基因组合都是AA,那么孩子获得的基因必然是AA,血型为A型;若一方基因是AA,另一方是AO,孩子的基因可能是AA或AO,同样表现为A型血;而当父母双方基因均为AO时,孩子的基因组合可能是AA、AO、OO,其中AA和AO表现为A型血,OO则表现为O型血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淋病会自愈吗

淋病通常不会自愈。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淋球菌会侵袭人体的尿道、宫颈等部位的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如果不进行治疗,淋球菌会持续在体内繁殖,导致病情不断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如男性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脓性分泌物等,女性则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下腹痛等症状。而且,淋病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附睾炎、前列腺炎、盆腔炎等,严重影响生殖健康,甚至可能导致不孕不育

王霞 副主任医师
冰硼散治疗口腔溃疡吗

冰硼散可用于缓解口腔溃疡症状,但并非根治性治疗药物。冰硼散作为传统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冰片、硼砂(煅)、朱砂、玄明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局部抗菌消炎减轻溃疡面红肿疼痛,促进黏膜修复。临床观察显示,正确使用时能缩短普通口腔溃疡病程1-2天,尤其适用于实热型溃疡,表现为创面红肿、灼痛明显者。现代医学认为,口腔溃疡病因复杂,包括免疫、创伤、营养缺乏等,冰硼散仅对症处理

黄志权 主任医师
hpv33型阳性是宫颈癌的几率是多少

HPV33型阳性发展为宫颈癌的几率难以给出确切数值,虽然HPV33属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但感染后是否发展为宫颈癌受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感染者不会进展为癌症。HPV33型阳性意味着机体感染了该病毒,然而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是对抗病毒的第一道防线。在感染初期,多数人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HPV33,使得病毒感染呈现一过性,不会对宫颈造成持续性损害,也就不会发展为宫颈癌。只有当免疫系统功能较弱,无法及时清除病毒,导致HPV33持续感染宫颈上皮细胞时,才会增加宫颈癌变的风险

范良生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