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细菌培养、标本涂片、细菌抗原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X线胸片等检查。在诊断过程中,会排除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吸入性肺炎等疾病。
诊断依据
1、病史
(1)若患者为新生儿,则患儿母亲可有妊娠晚期感染、胎膜早破、羊水有臭味的病史,患儿可能为早产儿。
(2)若患者为成年人,则患者可能合并糖尿病、肝硬化、肿瘤等慢性疾病。
2、临床表现
(1)重症患者可能存在呼吸急促、节律不规则、发绀、反应低下、嗜睡、少动、发热、抽搐、昏迷等症状。
(2)轻症患者可能表现为发热、寒战、下腹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尿频、尿急等症状。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升高或下降,核左移。
(2)细菌涂片或培养检查可查见B组链球菌。
鉴别诊断
1、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与B组链球菌肺炎临床表现、X线胸片检查相似,但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病时间更早,一般生后6个小时内即可发病,B组链球菌肺炎患儿母亲妊娠晚期多有感染、羊膜早破或羊水异味史,细菌涂片或培养可查见B组链球菌肺炎,依据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可鉴别二者。
2、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X线胸片表现可与B组链球菌肺炎胸片表现相似,但吸入性肺炎患者一般有异物吸入史,B组链球菌肺炎患儿母亲妊娠晚期多有感染、羊膜早破或羊水异味史,细菌涂片或培养可查见B组链球菌肺炎,依据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可鉴别二者。
1、按发病时间分类
(1)早发感染:新生儿出生1周以内的感染。
(2)晚发感染:新生儿出生1周以后的感染。
2、按发病人群分类
(1)新生儿感染:B组链球菌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的首位致病菌,细菌主要来自产妇和医务人员。
(2)成人感染:中青年妇女因妊娠、分娩、妇科检查可引起感染,以泌尿系统、子宫内膜感染多见;60岁以上感染者常伴糖尿病、肝硬化、肿瘤等慢性疾病,多表现为肺炎、腹腔感染等。
B型钠尿肽即BNP,正常范围通常为小于100pg/mL,但需结合年龄、性别及检测方法综合判断。BNP由心室心肌细胞分泌,其水平直接反映心室容量或压力负荷状态。当心室壁张力增加时,如心力衰竭发生,BNP合成与释放显著增多,血液浓度随之升高。因此,BNP是评估心功能的重要指标,广泛用于心衰筛查、诊断及预后评估。健康人群中,BNP水平较低,提示心脏处于稳定状态。年龄对BNP正常值有显著影响
B27阳性不一定是强直性脊柱炎,虽然该指标与强直性脊柱炎关联密切,但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其他指标综合判断。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阳性率较高,但并非特异性指标:一方面,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B27可为阴性,另一方面,健康人群中约10%的人B27也呈阳性,且其他脊柱关节病或少数感染、肿瘤患者也可能出现B27阳性。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需满足临床标准和影像学证据,仅B27阳性而无相关症状及体征,不能确诊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