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染
病毒性感染的诊断

根据当地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史、患者的表现,及相关的辅助检查,一般可对疾病做出诊断。

病毒性感染的类型

根据有无临床症状,病毒感染可分为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根据病毒在机体内感染的过程及滞留的时间,病毒感染可分为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又可分为潜伏感染、慢性感染、慢发病毒感染。

1、隐性感染

病毒进入机体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感染称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一些隐性感染者虽不出现临床症状,但仍可获得免疫力而终止感染;部分隐性感染者一直不产生免疫力,这种隐性感染者也称为病毒携带者。病毒携带者本身无症状,但病毒可在体内增殖并向外界排泄播散,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2、显性感染

病毒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显性感染

相关解析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血液病科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病毒性感染血常规表现

病毒性感染血常规表现主要为以下几种:1、如果考虑病毒感染,白细胞和中性小叶低或正常,淋巴细胞高。2、此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应结合临床症状考虑,如咳嗽、咳痰、流涕、咽痛等。如果有条件,尽量完善病毒九联检查,明确病毒种类,根据结果,对症抗病毒药物,如抗病毒口服液、病毒唑等,必要时应加用奥司他韦进行抗病毒治疗。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是什么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李晖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