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结核
尿道结核的治疗

治疗原则

对于尿道结核的患者,进行足量、足疗程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患者尿道狭窄明显,必要时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1、常用药物

抗结核药物种类很多,首选药物有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等杀菌药物,其他如乙胺丁醇、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等抑菌药为二线药物。

2、用药方案

药物治疗最好用三种药物联合服用的方法,以降低治疗过程中耐药的发生,并且药量要充分,疗程要足够长。

手术治疗

尿道结核的外科治疗,无论行何种术式,术前须经正规抗结核治疗6个月以上使尿道瘢痕基本稳定,如抗结核治疗时间短,则术后尿道结核易复发再次出现尿道狭窄。

1、尿道扩张术

医生会用特殊的医疗器械,对出现狭窄的尿道进行扩张,但需要注意的是尿道结核行尿道扩张术效果多不理想,患者可能会反复出现排尿困难,且尿道狭窄较严重的患者在扩张尿道时极易出现再损伤、形成假道等。

2、尿道狭窄段切除尿道端-端吻合术

简单来说就是医生将局限的尿道狭窄进行切除,然后将两个断端吻合在一起。术后需数次行尿道扩张术。

3、尿道瘢痕切除脱套式尿道吻合术

该术式适合狭窄段<6cm的尿道狭窄。术中能充分游离尿道,切除病变尿道,有研究指出其疗效确切、满意,明显优于尿道端-端吻合术。

4、尿道冷切+尿道瘢痕电切除术

适合尿道狭窄段<3cm的病变。该方法的优点是能较大程度地切开、切除瘢痕组织,使狭窄段尿道形成一平滑畅通的腔道;将瘢痕组织切除后有利于上皮组织生长,加速局部上皮化,减少复发;由于切除了瘢痕组织,腔道光滑、上皮细胞生长迅速,术后尿道再狭窄发生率低;因尿道瘢痕组织已切除,术后留置尿管期间,尿管对尿道内瘢痕刺激减少,尿道出血亦减少。

疾病相关 更多»
电击尿道有副作用吗

电击尿道有副作用,可能造成尿道损伤、引发尿失禁,还可能导致感染等不良后果。电击尿道时,电流会对尿道产生直接作用。若电击强度较大,可能造成尿道黏膜损伤,使尿道口局部出现充血、水肿、渗血,伴有疼痛症状,严重时还会损伤尿道海绵体,造成局部血肿、排尿困难,甚至尿道狭窄,影响尿液排出。电击还可能干扰神经信号传递,导致膀胱括约肌失去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引发尿失禁。此外,电击尿道还可能破坏尿道正常生理环境,增加感染风险,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

瞿利军 主任医师
男士尿道流脓会自愈吗

男士尿道流脓通常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尿道流脓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典型症状,多由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引发,也可能与尿道损伤、前列腺炎、膀胱炎等疾病相关。这些病原体感染尿道黏膜后,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并分泌脓性物质。若未及时治疗,感染可能向上蔓延至前列腺、附睾等器官,引发前列腺炎、附睾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尿道狭窄、不孕不育等严重后果

瞿利军 主任医师
结核病一般多久才发现

结核病一般需2-12周才能通过检测手段发现,部分患者可能数月甚至数年无症状,具体时间因个体免疫状态、感染菌量及检测方法而异。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潜伏期多为4-8周,此时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可能呈阳性,但症状可能不明显。若感染菌量多或毒力强,如接触高浓度飞沫,潜伏期可缩短至2-3周,出现低热、盗汗、咳嗽等症状。而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因免疫力低下,可能在2-4周内快速发病

李晖 主任医师
尿道怎么扩张到10毫米

将尿道扩张至10毫米需根据狭窄程度、病因及患者耐受性选择合适方法,常见方案包括机械扩张、球囊扩张、内窥镜手术或外科手术,具体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实施。1.机械扩张:通过尿道扩张器或气囊导管逐步增大尿道直径,适用于轻中度狭窄。扩张器通常从较小型号开始,每次递增1-2Fr,逐步接近目标直径,需多次治疗并配合局部麻醉。2.球囊扩张:利用充气球囊均匀施压,创伤较小,适合纤维化狭窄,但需控制压力避免损伤。3.内窥镜手术:对于重度狭窄或复杂病例,内窥镜手术可精准切除瘢痕组织,恢复尿道通畅性

瞿利军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