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对于尿道结核的患者,进行足量、足疗程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患者尿道狭窄明显,必要时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1、常用药物
抗结核药物种类很多,首选药物有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等杀菌药物,其他如乙胺丁醇、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等抑菌药为二线药物。
2、用药方案
药物治疗最好用三种药物联合服用的方法,以降低治疗过程中耐药的发生,并且药量要充分,疗程要足够长。
手术治疗
尿道结核的外科治疗,无论行何种术式,术前须经正规抗结核治疗6个月以上使尿道瘢痕基本稳定,如抗结核治疗时间短,则术后尿道结核易复发再次出现尿道狭窄。
1、尿道扩张术
医生会用特殊的医疗器械,对出现狭窄的尿道进行扩张,但需要注意的是尿道结核行尿道扩张术效果多不理想,患者可能会反复出现排尿困难,且尿道狭窄较严重的患者在扩张尿道时极易出现再损伤、形成假道等。
2、尿道狭窄段切除尿道端-端吻合术
简单来说就是医生将局限的尿道狭窄进行切除,然后将两个断端吻合在一起。术后需数次行尿道扩张术。
3、尿道瘢痕切除脱套式尿道吻合术
该术式适合狭窄段<6cm的尿道狭窄。术中能充分游离尿道,切除病变尿道,有研究指出其疗效确切、满意,明显优于尿道端-端吻合术。
4、尿道冷切+尿道瘢痕电切除术
适合尿道狭窄段<3cm的病变。该方法的优点是能较大程度地切开、切除瘢痕组织,使狭窄段尿道形成一平滑畅通的腔道;将瘢痕组织切除后有利于上皮组织生长,加速局部上皮化,减少复发;由于切除了瘢痕组织,腔道光滑、上皮细胞生长迅速,术后尿道再狭窄发生率低;因尿道瘢痕组织已切除,术后留置尿管期间,尿管对尿道内瘢痕刺激减少,尿道出血亦减少。
筋膜枪打尿道一般不能恢复,尿道损伤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想要恢复需要根据不同尿道损伤的情况进行对应治疗才能恢复。1、筋膜枪直接打击:如果尿道受到筋膜枪的直接打击,可能导致局部肿胀、疼痛、出血和排尿功能紊乱。此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筋膜枪,并尽快前往医院就诊。一般情况下,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如左氧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胶囊等,以及使用氨甲环酸片、人纤维蛋白原等止血药来控制出血。2、尿路感染:筋膜枪上可能粘附多种致病物质,长时间接触、击打尿道口,可能导致尿路感染
结核杆菌γ干扰素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它在机体抗结核免疫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结核杆菌γ干扰素偏高可能是得病了,但也可能不是得病。1、是得病:当人体感染结核杆菌时,免疫系统会作出反应,其中之一就是T淋巴细胞分泌γ干扰素增多,以对抗结核杆菌的感染。因此,结核杆菌γ干扰素偏高可能是结核感染的一个标志。除了结核杆菌,其他某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导致γ干扰素水平升高。虽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但仍需考虑。2、不是得病:γ干扰素不仅参与抗结核免疫应答,还参与其他多种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