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蝉叮咬到症状出现需1~6周,症状可延长至3个月。临床表现差别巨大,与感染的虫种和机体状况相关。在人巴贝虫病中,以牛源和马源巴贝虫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最为明显和严重,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溶血性贫血、出汗、肌痛、关节痛、恶心、呕吐等。重症患者突然起病,体温可达40℃,酷似疟疾。
典型症状
1、轻型
表现为轻型流感样症状,可能仅有低热或体温正常,略有疲惫和不适感、轻微头痛、虚弱乏力以及食欲缺乏等。多在2周内消失。
2、中型
起病急骤,高热达39~40℃,畏寒、寒战,大汗不止。头痛剧烈,肌痛,甚至周身关节疼痛。有时精神抑郁或烦躁不安,神志恍惚。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但无脑膜刺激症状。脾脏有轻度至中度肿大,淋巴结无异常。无发疹现象。
3、重型
起病时临床表现同中型。危重患者,溶血性贫血发展迅速,伴发黄疸、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障碍等。有脾脏摘除史的患者临床表现常较严重。重型多于起病后5~8天内死亡。
并发症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重型巴贝虫病溶血性贫血发展迅速,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肾衰竭
重型巴贝虫病可引起肾脏功能障碍,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肾衰竭。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巴贝虫病危重症者可引起呼吸衰竭,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发热原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如果发热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当艾滋病患者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抗生素能够针对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从而控制感染并缓解发热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热若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引起的,如病毒血症期,或是由机会性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