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发病缓慢,病期较长,有达15年的,多为1~2年。如无其他结核时,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常有局部疼痛和脓肿等症状,偶有跛行。
典型症状
1、疼痛
患侧骶髂部或臀部疼痛,休息时减轻,活动后加剧,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疼痛逐渐加剧,可沿坐骨神经向下放射,骶髂关节后方有压痛及叩击痛。
2、脓肿
患侧臀部及髂后上棘部位肿胀,髂窝部可触及包块。
3、寒性脓肿及窦道形成
可有寒性脓肿(即没有红、热的表现)形成,破溃后形成慢性窦道,长年不愈,可经窦道排出米汤样、干酪样物质及死骨。
4、功能障碍
由于骶棘肌痉挛,引起轻度腰椎向健侧侧弯,腰椎前屈及向健侧活动受限,下肢活动受限。患者偶有跛行。
5、其他
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病变活动期可有低热、盗汗、消瘦、乏力、脉快、食欲缺乏等结核中毒症状。
并发症
关节破坏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脱位,使患侧髂骨上移。
现在所说的情况是关节位置出现结核病的感染,也就是结合分子杆菌入侵以后导致的关节位置病变,这种治疗基本上还是通过手术控制分离切除,然后再进行抗结核化疗的药物联合治疗效果会好一些,但用药物口服的话,作用部位肯定会更慢一些,容易导致骨头损害,影响到平衡行走功能。
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来说,症状较轻、处于疾病早期且能及时去除诱发因素的患者,有较大概率自愈;而症状严重、病程较长或存在结构器质性改变的患者,通常需要通过医疗干预才能缓解症状,自愈难度较大。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如只是偶尔出现关节弹响,疼痛轻微,且发病原因是近期精神紧张、咀嚼过硬食物等短暂因素,在调整生活习惯后,有可能实现自愈。例如,避免过度咀嚼硬物、放松心情、纠正偏侧咀嚼习惯等,给关节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关节功能可能逐渐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