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提肌综合征
肛提肌综合征的诊断

目前肛提肌综合征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并结合体格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超声检查、肛管直肠测压、盆底表面肌电、排粪造影检査等来诊断本病。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异物或不良饮食刺激、肛门直肠周围感染等导致的肛门疼痛。

诊断依据

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肛提肌综合征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

1、慢性或复发性直肠疼痛。

2、发作持续20分钟或更长时间。

3、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直肠疼痛,如缺血、炎症性肠病、隐窝炎、肌肉脓肿以及肛裂、痔疮、前列腺炎和尾骨痛。

4、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5、肛门直肠指诊检查时,向后牵拉耻骨直肠肌时有压痛。

鉴别诊断

1、非特异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痛

临床表现与肛提肌综合征相似,但直肠指检时向后牵拉耻骨直肠肌无触痛。

2、痉挛性肛门直肠疼痛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局限于肛门或直肠下段的痉挛性疼痛,应激事件和焦虑常为诱因,多在夜间发作,影响睡眠,短时间内可自行缓解,不留有其他不适。肛提肌综合征的疼痛性质为疼痛性质为模糊的钝痛感,常由过度体力劳动引起,直肠指检可鉴别。

3、异物及不良饮食刺激

如外伤、直肠内异物、辛辣食物及酗酒等均可刺激肛门,而引起疼痛。通过询问病史、直肠指检可鉴别。

4、肛门直肠周围感染

即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窦炎、肛乳头炎等,这些疾病也可造成肛门疼痛。通过体格检查即可鉴别。

5、肛门疾病

如痔疮嵌顿、炎性外痔、血栓外痔、肛裂、肛瘘等,均可引起肛门疼痛。肛提肌综合征和肛裂、痔疮造成的疼痛有着明显的区别,疼痛性质为模糊的钝痛感,坐姿时比站姿时更容易疼痛,经过热水坐浴后能够减轻。

疾病相关 更多»
梨状肌综合征是单侧还是双侧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许树才 主任医师
肘管综合征可以自愈吗

肘管综合征一般无法自愈,多因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压或损伤引起,需通过干预解除压迫才能缓解症状,否则可能导致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肘管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包括肘部骨折畸形愈合、肘关节慢性劳损、肘管内囊肿或肿瘤等,这些因素会使肘管内压力增高,压迫尺神经,导致手部麻木、刺痛、肌肉无力甚至萎缩。若不治疗,神经受压时间过长会出现脱髓鞘改变甚至轴索变性,造成不可逆损伤。早期轻度压迫者可通过避免肘部过度屈曲、佩戴护肘、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缓解,但中重度患者需手术松解肘管、前移尺神经,才能彻底解除压迫

许树才 主任医师
带曼月乐多久腺肌症才能消失

带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后,腺肌症相关症状通常需3-6个月缓解,但完全消失的时间因人而异,轻症患者可能3个月左右改善,重症患者可能需要6个月甚至更久,且曼月乐主要用于缓解症状而非根治疾病。曼月乐通过局部释放孕激素(左炔诺孕酮),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使子宫内膜萎缩,从而减少月经量、缓解痛经,并抑制腺肌症病灶的进一步发展。其作用机制决定了症状改善需一定时间:子宫内膜需经历萎缩、脱落和再生的过程,且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陈礼全 副主任医师
锻炼比目鱼肌能降血糖吗

锻炼比目鱼肌可通过促进葡萄糖摄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辅助降低血糖,但需结合科学运动方案与综合管理,不可单独依赖其降糖。比目鱼肌作为小腿后侧深层肌肉,其降糖作用主要基于以下机制:肌肉收缩时,细胞膜上的GLUT4葡萄糖转运体活性增强,可主动将血糖转运至肌细胞内供能,这一过程不依赖胰岛素信号传导,尤其适合存在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该肌肉富含慢肌纤维,具有高氧化代谢能力,持续低强度收缩时优先利用脂肪酸供能,可间接减少肝脏糖异生,降低空腹血糖水平

邓春颖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便血
直肠癌 肛裂 内痔 外痔 直肠脱垂 肠息肉
便秘
肠梗阻 肠胃炎 结肠癌 大肠癌 直肠脱垂 十二指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