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
肠痈的诊断

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肌紧张、反跳痛等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现在医学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此外需要与风温、肺痿加以鉴别。

诊断依据

1、症状

(1)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本病初起多为胃脘部疼痛或绕脐而痛,痛无定处,时痛时止,半日或两日内疼痛固定于右下腹,而上腹或脐周疼痛消失。此时痛有定处,痛无休止并阵阵加重。

(2)胃肠道症状

开始即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所进食物。部分患者可有腹泻,但转移至右下腹痛时,多发生便秘。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肠麻痹或直肠刺激症状,即里急后重,频繁腹泻。

(3)全身症状

发生于腹痛加重以后,可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寒、发热,甚或面红目赤,憎寒壮热,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

2、体征

(1)右下腹局限性压痛

在发病初期即可触及,可随阑门位置不同而改变,并可出现右下腹局限性或弥漫性肌紧张。

(2)右下腹包块

疾病迁延,可出现阑门周围脓肿。此时可在右下腹扪及界限不清的包块,严重时可破皮而出,形成肠瘘。

(3)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该试验是诊断肠痈的重要体征。

(4)经穴触诊

多数患者在足三里和上巨虚之间的阑尾穴出现压痛,并以右侧多见。

3、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钡灌肠摄片检査、CT和超声检査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胃十二指肠渍疡穿孔

多有上消化道溃疡病史,突然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并迅速波及全腹。部分病人穿孔后,胃肠液可沿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出现类似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右下腹痛,但腹膜刺激征明显,多有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可出现休克,Ⅹ线检查常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必要时可行诊断性腹腔穿刺加以鉴别。

2、急性胃肠炎

多有饮食不洁史,可出现与急性阑尾炎相似表现,但腹部压痛部位不固定,肠鸣音亢进,一般无腹膜刺激征,大便检查可有脓细胞及未消化食物。

3、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腹痛常与上呼吸道感染并发,或腹痛前有头痛、发热、咽痛或其他部位淋巴结肿痛病史,早期即可有高热、白细胞数增高,但腹痛、压痛相对较轻且较广泛,部位较阑尾点为高且接近内侧,在肠系膜区域内有时可触及肿大淋巴结。

4、右肺下叶大叶性肺炎或右侧胸膜炎

早期可引起右下腹反射性疼痛,甚至出现右下腹压痛和肌紧张,体温升高,但常有右侧胸痛及呼吸道症状,腹部无固定性显著压痛点。胸部听诊可闻及啰音、摩擦音、呼吸音减弱等阳性体征。胸部ⅹ线检查有鉴別意义。

5、急性胆囊炎、胆石病

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伴有右肩部放射痛,腹膜刺激征以右上腹为甚,墨菲征阳性,部分病人可出现黄疸。当发生高位阑尾炎时,腹痛位置较高,或胆囊位置较低位,腹痛点比正常降低时,应注意鉴别。必要时可借助超声波和Ⅹ线等检查。

6、右侧输尿管结石

常突然出现剧烈绞痛,向会阴部及大腿内侧放射,但腹部体征不明显,有肾区叩击痛,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或肉眼血尿等症状,一般无发热。X线摄片常可发现阳性结石。

7、妇产科疾病

(1)宫外孕破裂

常出现急性失血症状和下腹疼痛症状,有停经史,妇科检查阴道内有血液、阴道后穹隆穿刺有血等。

(2)急性附件炎

腹部检查时压痛部位以下腹两侧为主,并有白带增多,或阴道有脓性分泌物,分泌物涂片检査可见革兰阴性双球菌。盆腔B超、阴道检查或肛门指诊有助于诊断。

(3)卵巢滤泡或黄体破裂和出血

卵巢滤泡破裂多在两次月经的中期;黄体破裂多在月经中期以后下次月经前14天以内。临床表现与宫外孕相似,必要时行腹腔或阴道后穹隆穿刺。

肠痈的类型

1、瘀滞证

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饮食不佳,可有轻度发热,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

2、湿热证

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痉挛,右下腹可摸及包块,伴有高热,恶心,饮食减少,便秘或腹满,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3、热毒证

主要表现为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挛急,伴有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恶心,饮食减少,大便秘结或大便不爽;舌红绛,苔黄厚,脉洪数或细数。

疾病相关 更多»
肠化什么意思

肠化即肠上皮化生,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取代的病理现象,属于胃癌前病变。正常胃黏膜由胃腺上皮构成,长期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炎症刺激时,胃黏膜细胞会逐渐转变为具有肠黏膜特征的细胞,需通过胃镜活检和病理检查确诊。肠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诱因,其引发的持续炎症会破坏胃黏膜屏障,促使细胞向肠型转化。胆汁反流、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遗传易感性,也可能通过直接损伤胃黏膜或干扰修复机制参与其中

龚瑾 主任医师
婴儿肠胀气一般持续到几个月

婴儿肠胀气通常可能持续到3至12个月,具体需结合宝宝月龄、喂养方式及健康状况综合判断。新生儿期(0-1个月)的肠胀气多因消化系统未发育成熟,吞咽羊水或空气导致,一般持续数天至一周,表现为肚子鼓鼓、哼哼唧唧,可能数小时缓解。1-3个月是肠胀气高发期,此时宝宝肠胃功能弱,易消化不良或肠绞痛,肠胀气可能持续2-3周,严重者超1个月;3-6个月随着肠胃功能发育,肠胀气逐渐缓解,但若辅食添加不当或过敏,可能再次引发,持续1-2周;6-12个月肠胀气较少见,但生病或饮食不规律时仍可能出现,持续几天至一周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
呋喃妥因肠溶片治泌尿感染吗

呋喃妥因肠溶片可以治疗泌尿感染,尤其适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急性下尿路感染及反复发作的慢性尿路感染。呋喃妥因肠溶片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球菌属等常见尿路致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细菌体内氧化还原酶系统,阻断细菌代谢过程,使细菌无法正常生长繁殖,最终死亡。该药物不仅能直接杀菌,还可抑制细菌产生的炎症因子,减轻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尿路感染,呋喃妥因肠溶片可通过维持血药浓度,抑制潜在病原菌生长,降低复发风险

瞿利军 主任医师
鹅肠草的功效与作用

鹅肠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等功效,在药用和食疗方面有一定作用。鹅肠草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其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痈疽肿毒、乳痈、肠痈等热毒病症,能帮助清除体内热毒,缓解红肿热痛等症状。散瘀消肿的作用则对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有一定疗效,可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此外,鹅肠草还可作为野菜食用,能为人体提供一定的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不过,使用鹅肠草时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同时,药用时应遵循医生指导,根据具体病情合理使用。在野外采摘鹅肠草时,要注意辨别,避免误采误食有毒植物

曾科学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