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肌紧张、反跳痛等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现在医学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此外需要与风温、肺痿加以鉴别。
诊断依据
1、症状
(1)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本病初起多为胃脘部疼痛或绕脐而痛,痛无定处,时痛时止,半日或两日内疼痛固定于右下腹,而上腹或脐周疼痛消失。此时痛有定处,痛无休止并阵阵加重。
(2)胃肠道症状
开始即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所进食物。部分患者可有腹泻,但转移至右下腹痛时,多发生便秘。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肠麻痹或直肠刺激症状,即里急后重,频繁腹泻。
(3)全身症状
发生于腹痛加重以后,可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寒、发热,甚或面红目赤,憎寒壮热,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
2、体征
(1)右下腹局限性压痛
在发病初期即可触及,可随阑门位置不同而改变,并可出现右下腹局限性或弥漫性肌紧张。
(2)右下腹包块
疾病迁延,可出现阑门周围脓肿。此时可在右下腹扪及界限不清的包块,严重时可破皮而出,形成肠瘘。
(3)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该试验是诊断肠痈的重要体征。
(4)经穴触诊
多数患者在足三里和上巨虚之间的阑尾穴出现压痛,并以右侧多见。
3、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钡灌肠摄片检査、CT和超声检査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胃十二指肠渍疡穿孔
多有上消化道溃疡病史,突然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并迅速波及全腹。部分病人穿孔后,胃肠液可沿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出现类似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右下腹痛,但腹膜刺激征明显,多有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可出现休克,Ⅹ线检查常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必要时可行诊断性腹腔穿刺加以鉴别。
2、急性胃肠炎
多有饮食不洁史,可出现与急性阑尾炎相似表现,但腹部压痛部位不固定,肠鸣音亢进,一般无腹膜刺激征,大便检查可有脓细胞及未消化食物。
3、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腹痛常与上呼吸道感染并发,或腹痛前有头痛、发热、咽痛或其他部位淋巴结肿痛病史,早期即可有高热、白细胞数增高,但腹痛、压痛相对较轻且较广泛,部位较阑尾点为高且接近内侧,在肠系膜区域内有时可触及肿大淋巴结。
4、右肺下叶大叶性肺炎或右侧胸膜炎
早期可引起右下腹反射性疼痛,甚至出现右下腹压痛和肌紧张,体温升高,但常有右侧胸痛及呼吸道症状,腹部无固定性显著压痛点。胸部听诊可闻及啰音、摩擦音、呼吸音减弱等阳性体征。胸部ⅹ线检查有鉴別意义。
5、急性胆囊炎、胆石病
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伴有右肩部放射痛,腹膜刺激征以右上腹为甚,墨菲征阳性,部分病人可出现黄疸。当发生高位阑尾炎时,腹痛位置较高,或胆囊位置较低位,腹痛点比正常降低时,应注意鉴别。必要时可借助超声波和Ⅹ线等检查。
6、右侧输尿管结石
常突然出现剧烈绞痛,向会阴部及大腿内侧放射,但腹部体征不明显,有肾区叩击痛,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或肉眼血尿等症状,一般无发热。X线摄片常可发现阳性结石。
7、妇产科疾病
(1)宫外孕破裂
常出现急性失血症状和下腹疼痛症状,有停经史,妇科检查阴道内有血液、阴道后穹隆穿刺有血等。
(2)急性附件炎
腹部检查时压痛部位以下腹两侧为主,并有白带增多,或阴道有脓性分泌物,分泌物涂片检査可见革兰阴性双球菌。盆腔B超、阴道检查或肛门指诊有助于诊断。
(3)卵巢滤泡或黄体破裂和出血
卵巢滤泡破裂多在两次月经的中期;黄体破裂多在月经中期以后下次月经前14天以内。临床表现与宫外孕相似,必要时行腹腔或阴道后穹隆穿刺。
1、瘀滞证
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饮食不佳,可有轻度发热,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
2、湿热证
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痉挛,右下腹可摸及包块,伴有高热,恶心,饮食减少,便秘或腹满,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3、热毒证
主要表现为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挛急,伴有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恶心,饮食减少,大便秘结或大便不爽;舌红绛,苔黄厚,脉洪数或细数。
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肠道疾病,指的是在肠道黏膜上长出的息肉瘤。息肉瘤通常比较小,多发生在结肠和直肠部位,而且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但是,如果肠息肉长得比较大或者数量较多,就有可能引起肠道出血、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增加发生肠癌的风险。对于小孩的肠息肉,一般情况下医生会选择进行肠息肉切除术。手术后,小孩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主要包括:1.腹痛:手术后小孩可能会出现轻度或中度的腹痛,这是由于手术引起的肠道刺激和炎症反应所致,一般会在几天内逐渐减轻
疝气宝宝绞肠痛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缓解疝气宝宝绞肠痛的方法:1.安抚宝宝:宝宝绞肠痛时可能会感到疼痛和不适,家长可以通过安抚宝宝来缓解他们的情绪,例如轻轻抚摸宝宝的背部、腹部或给宝宝喂奶等。2.调整宝宝的姿势:让宝宝采取舒适的姿势,例如侧卧或仰卧,有助于缓解疼痛。3.热敷: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轻轻敷在宝宝的腹部,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烫伤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