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对于无症状的小息肉可遵医嘱密切随访观察,如有异常及时治疗。本病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一般主要采取内镜下微创治疗,这种方法具有安全、痛苦少、简单等优点,成为临床首选的方式。必要时也可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一般治疗
肠息肉的患者,一般都会建议其纠正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叮嘱其戒烟限酒、增加纤维素的摄入,以及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药物治疗
肠息肉的患者,无特殊的药物治疗。临床上医生有时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一些药物治疗。
1、抗生素
如有胃肠道的感染时可能会给予抗生素治疗,可选择甲硝唑、阿莫西林、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2、止泻药
剧烈腹泻者,可给予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止泻药物进行治疗。
3、止血药物
缩血管药物通过其收缩内脏血管的作用而止血,常用生长抑素或奥曲肽。此外,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也可用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
手术治疗
1、内镜下手术
(1)对于直径较小的息肉可通过活检钳冷钳除、圈套摘除或电凝切除。
(2)较大的息肉则需要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大部分息肉都能在肠镜下完整切除。
2、微创或传统手术
对于息肉巨大、无法通过肠镜完整切除的患者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具体的手术方式由医生制定。可能的手术方式包括:
(1)部分肠段切除:手术切除腺瘤密集的部分肠段,或已发生癌变的肠段。
(2)全结直肠切除、回肠造口术:该术式切除了全部结直肠,无残留结直肠腺瘤癌变的危险。
(3)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该术式保留了部分直肠,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术后排便功能和性功能保持良好。
小儿咽扁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通常可以一起服用,但必须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决定。小儿咽扁颗粒是中成药,主要成分含金银花、桔梗等,具有清热利咽、解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咽喉肿痛。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复方西药,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主要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流鼻涕等症状。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针对的症状不同,且无明确药物相互作用禁忌,理论上可联合使用以缓解感冒伴随的咽喉疼痛。但需注意,儿童用药需谨慎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