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脊柱侧弯是因椎体结构畸形而引起的,在胎儿时期已经发生,多数在出生后发现。部分先天性脊柱侧弯是比较稳定的,可密切观察进展情况,但大部分先天性脊柱侧弯最终需要手术干预。如果在婴幼儿时期初次发现先天性脊柱侧弯,如果角度不大可早期通过观察或者支具控制病情发展,并定期复查,但如果角度较大或进展较快则需手术干预。
脊柱畸形是由于某一处的脊椎的三维偏离正常位置,导致脊柱在整体上发生形态上异常的疾病,而且还高发于青少年和儿童中,因为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而骨头都比较软容易受到外力影响而变形,所以在他们之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具体的症状体征有脊柱侧凸(刀背样畸形、半椎体畸形)和脊柱后凸(晨起后腰背部僵硬感、呼吸困难感及髋部疼痛,双侧髋关节压痛及活动受限)。一般表现为驼背、姿态不对称,双肩不等高、身材矮小等都是背部畸形的主要症状。
第一,身材矮小:脊柱畸形一旦出现,脊柱呈“曲线”生长,哪怕长高也会比正常的形态矮一截。第二,影响体形外貌、心理健康:脊柱畸形在早期很难发现,多数都是发现明显的脊柱弯曲、背部不对称隆起、含胸哈背,才知道是脊柱畸形,因此胸后背隆起“肋峰”,又叫“剃刀背”,这时体形已经发生了很突出的不相同,且走路姿势也与众人不一样,孩子自信心受挫不利于心理健康。第三,影响寿命,寿命减短:脊柱严重侧弯的婴儿,会发生终身瘫痪的危险,加上医药费高昂,生活水平明显下降,平均寿命也较短。
1、平日里多食低盐低脂的食品,以防脂肪的集聚。2、多食富含高钙的食品,如虾皮、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菠菜、兔肉等都是富含钙物质的食品,不过为了补钙也要适量,不可过度。3、平时的饮食结构要合理,养成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的习惯。4、多补充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5、在术前,要多补充蛋白质。而对于患有较轻微的脊柱畸形的患者可以通过物理方式来治疗,在饮食上除了以上的要求外需要每日保持充足的运动量。
强直性脊柱炎算大病。这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残疾,甚至累及内脏器官。强直性脊柱炎初期症状隐匿,常表现为下腰部、臀部疼痛,伴有晨僵(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活动后缓解),症状时轻时重,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炎症逐渐向上蔓延,累及胸椎、颈椎,导致脊柱活动受限,出现驼背畸形,患者无法正常站立、行走和转头;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外周关节肿痛,以髋关节、膝关节受累常见,严重时关节功能丧失
强直性脊柱炎具有遗传倾向,但并非绝对遗传。临床数据显示,其遗传概率约为31.3%,且家族聚集现象显著。该病与HLA-B27基因高度关联,普通人群中该基因阳性率仅为6%-8%,而患者群体阳性率高达90%-96%。若父母一方携带HLA-B27基因,子女有50%概率遗传;若父母双方均为阳性,子女阳性概率接近75%。但需注意,携带该基因者实际发病率仅约20%,说明遗传因素需与环境、感染、免疫异常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才会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