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根据寄生虫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常见的肺寄生虫病病有肺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又称并殖吸虫病)、肺棘球蚴病。
典型症状
1、肺血吸虫病
(1)早期:见于急性感染后1周~2周,可表现为咳嗽、低热、胸痛、咯血、哮喘等。低热一般是指体温在37.3℃~38.0℃之间。
(2)中期:见于感染1个月后,可表现为咳嗽、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及关节痛等。高热一般指体温在39.1℃~41.0℃之间。
(3)晚期:部分患者可出现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
2、肺吸虫病
表现复杂多样,起病多缓慢。潜伏期可短至数日,也可长达10年以上,多为3~6个月。发病后可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胸痛、咳嗽、皮下包块等,如侵蚀脑组织,甚至可引起偏瘫、瘫痪、失语和偏盲。
3、肺棘球蚴病
早期囊肿小,一般无症状,随囊肿增大可引起胸部隐痛、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
并发症
1、肺血吸虫病的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等。
2、肺吸虫病如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肺脓肿、脑疝、癫痫等。
3、肺棘球蚴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囊肿破裂、囊肿合并感染等。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肺气肿肺大泡是指肺部出现的两种病理改变。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而肺大泡则是由于肺泡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在影像学检查中,肺气肿通常表现为肺部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疏、变细,而肺大泡则表现为肺内出现的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密度影,边界清晰。肺气肿和肺大泡的形成多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
此项检查属于痰液一般性状检查的内容之一,将患者的痰液制备成薄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