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即可作出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医生还会排除肺结核、肺癌、肺纤维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肺动脉栓塞和肺梗死肺动脉栓塞、慢阻肺急性发作等疾病。
诊断依据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依据如下:符合下文1、3及2中任何一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疾病后,即可建立临床诊断。
1、社区发病
2、肺炎相关临床表现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呼吸困难、咯血;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WBC(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3、胸部影像学检查
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鉴别诊断
1、肺结核
浸润性肺结核或急性干酪性肺炎的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都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相似。因而在未明确查到致病菌之前,鉴别诊断上甚为困难。主要区别点在于肺结核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大多较差,病程较长,X线胸片上可显示病灶新旧不一,甚至包含钙化点,好发于肺的上叶后段和下叶背段,X线随访,病灶非但不会消散,还可出现新的播散病灶或空洞。而社区获得性肺炎一般以中下叶多发、阴影密度均匀。临床上主要依据痰涂片和培养进行鉴别,一经发现抗酸杆菌,肺结核的诊断即可确立。
2、肺癌
早期肺癌或肺癌病灶本身很小而并发阻塞性肺炎时,其X线征象常易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相混淆。临床鉴别的要点在于肺癌患者一般年龄较大,常有吸烟史,有刺激性咳嗽和痰中带血,但毒性症状不明显或与X线表现不相称。反复从痰脱落细胞中查找癌细胞是经济、简便、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方法。X线断层拍片和胸部CT检查有助于了解病灶内部的结构特点,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或活检后送病理学检查为临床确诊的依据。
3、肺纤维化
肺纤维化多见于青壮年,以渐进性活动后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休息状态下亦可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体格检查双下肺尤其是背部可出现吸气末的细湿啰音(爆裂音),典型CT表现是早期出现毛玻璃样非均匀分布的阴影,肺周边部位出现纤维条索、云絮状、网状阴影,后期随疾病进展可出现广泛的肺纤维条索样改变。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减退。
4、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患者往往有心脏疾病史,发病急,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听诊心率增快,心尖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哮鸣音、湿啰音。肺水肿明显时,可有粉红色泡沫痰,胸片示典型的蝴蝶型,以肺门为主的肺水肿影像,BNP(脑尿钠肽)可明显升高。
5、肺动脉栓塞和肺梗死肺动脉栓塞
往往起病较急,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伴或不伴咯血、晕厥等。临床表现与肺栓塞的程度和面积有关。D-二聚体可用于诊断,但其阴性预测值价值更大。CT肺动脉造影(CTPA)可以明确诊断。
6、慢阻肺急性发作
患者大多有慢阻肺病史,且不存在肺实质的炎症,影像学检查可用于二者的鉴别。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是依据临床症状以及胸部X线片的情况来确诊,与很多普通肺炎一样,病人主要是表现为咳嗽、发热等,在做血常规检查时会发现白细胞有明显的增多或减少的情况。X线片会发现肺部有叶状或片状以及肺泡高密度的改变。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的发病年龄多数在65以上的病人,在发病期间可以根据体温、听诊呼吸音等方式来做初步的诊断,并且病菌学的检测结果为阳性,通过这些指征可以初步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1、呼吸道症状:多数病人会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或咳痰等几大症状,受不同的病原体的影响...
观看文章13价肺炎疫苗指的是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对于大多数易感人群而言,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是有必要接种的。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由于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肺炎球菌的侵袭,从而引发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1.儿童接种的必要性:儿童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能够预防由多种血清型肺炎球菌引起的感染,为儿童提供广泛的保护
轻度肺炎能否自愈,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类型、患者免疫状态及基础健康状况。多数情况下,症状轻微、免疫力强的患者可能自愈,但及时就医与科学护理仍是关键,切不可忽视潜在风险。轻度肺炎的自愈可能性存在个体差异。对于年轻、体质好、免疫力强的患者,若肺炎由普通病毒引发,且症状较轻,如仅有轻微咳嗽、低热,通过充分休息、每日保证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措施,身体免疫系统或能自行清除病原体,实现自愈。此外,可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