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于服用药物所致,目前药物性肺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氧自由基损伤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损伤途径之一。尤其在药物所致的急性肺损伤中,氧自由基损伤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基本病因
本病可能机制如下:
1、氧自由基损伤。
2、细胞毒药物对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
3、磷脂类物质在细胞内沉积。
4、免疫系统介导的损伤。
危险因素
1、儿童或老年人肝肾解毒功能较弱,因此患本病的几率更大。
2、使用药物的剂量过大或接受放射治疗者,更容易患此病。
2025年9月22日将迎来第15个“国际发作性睡病日”。发作性睡病作为一种罕见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学习、情绪调节及社交功能,其典型临床表现为日间难以抗拒的嗜睡、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等症状。该病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但受公众认知水平限制,临床普遍面临误诊率高、确诊周期长的困境。
13个月脑瘫患儿可能表现出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语言及认知障碍等症状,需结合具体行为综合判断。13个月大的正常婴儿通常已能独坐、爬行甚至尝试站立,而脑瘫患儿可能无法完成这些动作,或动作笨拙、不协调。肌张力异常是脑瘫的核心特征,表现为肌肉僵硬或松软无力,例如患儿可能持续握拳、四肢屈曲困难,或身体松软难以维持坐姿。姿势异常也较为常见,如仰卧时头后仰、下肢伸直,或俯卧时四肢屈曲、臀部高于头部,扶站时可能出现足尖着地、双腿交叉等异常步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