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导致的肺部疾病
药物导致的肺部疾病的诊断

诊断

药源性肺病的诊断比较困难,原因是其肺部改变为非特异性,又缺少特异性检查手段,有些辅助检查如组织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虽可有一定帮助,但无特异性,另外由于受到病人和医院条件的限制,并非所有病人都能进行上述检查。诊断最重要的是要有对药源性肺病的警惕性和可靠详细的用药史。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肺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肺癌等疾病。

鉴别诊断

1、肺炎

是指肺组织的炎症或肿胀,通常表现为发烧、寒战、疲劳、胸痛、咳痰、恶心呕吐或其他类似于流感的症状。可通过服药史及病原学检查进行鉴别。

2、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主要是由于心功能障碍导致的心脏排血功能障碍引发的肺水肿,常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不安伴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次/分~50次/分;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听诊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3、肺癌

早期肺癌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疾病进展,可能出现慢性咳嗽、咳血、胸痛、气短、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可通过病理学检查对二者进行鉴别。

药物导致的肺部疾病的类型

根据临床、病理及X线表现,可将药物性肺病分类如下。

1、肺间质改变

(1)肺间质纤维化:能引起肺间质纤维化的药物众多,其中最常见的为细胞毒性药物。这些药物导致的肺弥漫性纤维化发生的危险因素与用药频度、用药总量、合并用药、合并放疗、高浓度氧疗、原有肺部疾病、肺功能状况、肝肾功能不全及老年均有一定关系。

(2)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能引起BOOP的常见药物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甲氨蝶呤等。

(3)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和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能导致脱屑性间质性肺炎的药物有白消安

疾病相关 更多»
13个月脑瘫患儿的表现

13个月脑瘫患儿可能表现出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语言及认知障碍等症状,需结合具体行为综合判断。13个月大的正常婴儿通常已能独坐、爬行甚至尝试站立,而脑瘫患儿可能无法完成这些动作,或动作笨拙、不协调。肌张力异常是脑瘫的核心特征,表现为肌肉僵硬或松软无力,例如患儿可能持续握拳、四肢屈曲困难,或身体松软难以维持坐姿。姿势异常也较为常见,如仰卧时头后仰、下肢伸直,或俯卧时四肢屈曲、臀部高于头部,扶站时可能出现足尖着地、双腿交叉等异常步态

王艺东 主任医师
七白饮对肝病的危害

七白饮本身对正常肝脏无直接危害,但过量饮用或特殊体质者可能会引起代谢负担加重、药物相互作用风险或过敏反应,间接影响肝脏健康。1.代谢负担加重七白饮中的茯苓、白术等成分需经肝脏代谢,短期适量饮用通常安全。但若长期过量饮用,可能增加肝脏解毒负担,尤其是对已有肝病或肝功能不全者,可能加重肝细胞损伤,导致转氨酶升高。2.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若患者正在服用抗凝药、降糖药或免疫抑制剂等,七白饮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干扰药物代谢,影响药效或增加肝脏毒性

李红梅 主任医师
蒲公英龙胆草垂盆草的功效与作用

蒲公英、龙胆草、垂盆草均为归肝胆经的清热类中药,三者合用可协同发挥清热利湿、退黄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肝胆火旺等症的辅助治疗。蒲公英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含蒲公英甾醇、菊糖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作用,可改善湿热黄疸、目赤肿痛、乳痈肿痛等症状,现代研究证实其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曾科学 主任医师
白芨对肾的危害极大

白芨在正常剂量下使用对肾脏的直接危害较小,但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增加肾脏代谢负担,存在潜在损伤风险。白芨作为中药材,其性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然而,其代谢产物需通过肝脏分解和肾脏排泄。若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因代谢产物蓄积导致肾脏超负荷运转,进而引发肾功能异常。尤其对于已有肾脏疾病或代谢功能较弱的人群,这种风险更为显著。此外,白芨的收敛作用可能干扰凝血功能,与抗凝药物联用时可能增加出血或血栓风险,间接影响肾脏血流灌注

曾科学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感冒
流行性感冒 小儿感冒 反复感冒 病毒性感冒 夏季感冒 急性鼻炎
咳嗽
肺结核 肺炎 肺癌 肺气肿 肺积水 肺脓肿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