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以疏风清热、活血散结、调理冲任为主;内治和外治相结合,严重痤疮可运用中医综合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肺经风热证
(1)如果伴有口渴喜饮的患者,可加用生石膏、天花粉等。
(2)如果出现大便秘结的患者,可加用生大黄等。
(3)如果脓疱出现较多的患者,可加用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等。
(4)如果出现经前加重的患者,可加用香附、益母草、当归。
2、肠胃湿热证
(1)如果伴有腹胀,舌苔厚腻的患者,可加用生山楂、鸡内金、枳实等。
(2)如果出现脓疱较多的患者,可加用白花蛇舌草、野菊花、金银花等。
3、痰湿瘀滞证
(1)如果伴有妇女痛经的患者,可加用益母草、泽兰等。
(2)如果伴有囊肿成脓的患者,可加用贝母、皂角刺、夏枯草等。
(3)如果伴有结节、囊肿难消的患者,可加用三棱、莪术、海藻、昆布。
药物治疗
1、肺经风热证
(1)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
(2)常用中药:枇杷叶、桑白皮、黄连、黄芩、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地骨皮、栀子、生甘草。
(3)中成药:银翘解毒丸、消痤丸、防风通圣丸、芩桑金海颗粒。
2、肠胃湿热证
(1)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2)常用中药:茵陈蒿、栀子、黄芩、黄柏、生大黄、蒲公英、生苡仁、车前草、生甘草。
(3)中成药:金花消痤丸、一清胶囊、美诺平颗粒。
3、痰湿瘀滞证
(1)方药: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2)常用中药:当归、桃仁、红花、茯苓、白术、淮山药、姜半夏、陈皮、白芥子、丹参、车前子、白花蛇舌草。
(3)中成药:皮肤病血毒丸、复方珍珠暗疮片、血府逐瘀胶囊、大黄䗪虫丸、桂枝茯苓丸。
其他治疗
1、西医治疗
内服抗生素类、维生素B族、维生素A、维甲酸类、锌制剂等。抗生素以四环素、红霉素使用最为广泛。配合外用0.05%维甲酸霜,每日1-2次,以及2%红霉素软膏、5%硫黄霜,连用1-2个月。
2、针灸治疗
多取大椎、合谷、四白、太阳、下关、颊车。肺经风热证加曲池、肺俞;肠胃湿热证加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月经不调加膈俞、三阴交。中等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3、中药外治
胃肠湿热证患者,可选用颠倒散茶调涂患处,或三黄洗剂外搽皮损,每日2次。有脓疱、结节、囊肿者,可外敷金黄膏或四黄膏,每日2次。
肺气肿肺大泡是指肺部出现的两种病理改变。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而肺大泡则是由于肺泡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在影像学检查中,肺气肿通常表现为肺部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疏、变细,而肺大泡则表现为肺内出现的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密度影,边界清晰。肺气肿和肺大泡的形成多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
绿萼梅通常不能治肺结节,目前无科学证据表明其能直接消除或缩小肺部结节,肺结节的治疗需结合医学检查明确性质后规范处理。绿萼梅是传统中药,性平味微酸,具有疏肝解郁、和中化痰的功效,常用于缓解情绪抑郁、胸闷脘痞等症状,但其作用机制主要针对消化系统或情绪调节,并无直接抑制肺结节生长、促进吸收的药理研究支持。肺结节的成因复杂,可能与感染、炎症、肿瘤或陈旧性病变相关,需通过胸部CT、肿瘤标志物甚至穿刺活检明确性质,单纯依赖绿萼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