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呼吸肌疲劳症在治疗时需要去除病因,消除使呼吸肌疲劳的因素。对于患者呼吸困难、排痰困难等症状,医生也会选择药物进行治疗。由于本病患者可能存在呼吸衰竭,还需针对呼吸衰竭症状进行治疗。医生会保证患者能量需求、能量供应和神经肌肉能力之间保持稳态。包括最小化呼吸肌的能量需求、最大化呼吸神经肌肉能力、优化呼吸中枢驱动和增加呼吸肌的能量供应。可通过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措施进行治疗。
对因治疗
纠正和去除引起呼吸肌功能障碍的诱因和病因。治疗诱因,包括清除痰液、解除气道痉挛、注意有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药物因素等。医生会按照基础疾病的治疗原则治疗各个系统的疾病,比如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神经肌肉疾病、电解质异常等。
对症治疗
医生会采用让患者呼吸肌休息的措施。疲劳的呼吸肌休息后能恢复功能。目前通常用正压通气替代或部分替代呼吸肌完成通气。通气的方式可选用经口鼻面罩或鼻罩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肌功能障碍可间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能使患者的呼吸肌肉得到间断休息。
药物治疗
1、通过药物治疗可以调控呼吸肌功能,这些药物作用于兴奋-收缩偶联或增加肌肉的能量供应。作用于兴奋-收缩偶联的药物有黄嘌呤类、地高辛、米力农,增加能量供应的药物是异丙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治疗剂量的茶碱增加呼吸肌收缩力和改善疲劳呼吸肌,因此增加耐力。
2、对于发生感染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他啶、克林霉素等。
3、氨茶碱、噻托溴铵、特布他林等药物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可以缓解患者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
4、如果患者痰液多、排除困难,医生也可选择氨溴索等药物。
手术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是否进行手术。如果患者有胸腺瘤等疾病时,医生可能选择手术进行治疗。
其他治疗
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主要目标是增加患者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增强抗疲劳能力。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毛周角化症通常无法自愈,但症状可能随年龄增长或护理改善而减轻。毛周角化症是一种慢性毛囊角化性皮肤病,以毛囊口角化过度、形成针尖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为特征,常见于上臂外侧、大腿前侧等部位,冬季症状加重,夏季缓解。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约50%-70%的患者存在家族史,基因突变导致皮肤细胞代谢异常,这种遗传倾向难以通过自身调节逆转。维生素A缺乏、内分泌紊乱、皮肤干燥及代谢障碍等因素可能加重病情。例如,维生素A缺乏会直接导致毛囊上皮角化异常,而干燥环境或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进一步刺激角质增生
疲劳试验常用于检查人体的疲劳程度,适用于出现疲劳体征的人群。进行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