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主要在于治疗原发病,并给予一定的对症治疗以及纠正血钠浓度。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限制水的摄入、抗利尿激素拮抗剂的使用;对于肿瘤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放疗、化疗或手术。

对因治疗

纠正基础疾病,药物引起者需立即停药。

一般治疗

患者应严格限制水的摄入。

药物治疗

1、氯化钠

严重病人伴有神志错乱、惊厥或昏迷时,可静脉输注3%氯化钠溶液,使血清钠逐步上升,改善症状。当患者症状改善后,即应停止高渗氯化钠滴注。如血钠升高过速,可引起中枢性脑桥脱髓鞘病变。

2、呋塞米

有水中毒者,可注射呋塞米排出水分,以免心脏负荷过重,但必须注意纠正因呋塞米引起的低钾或其他电解质的丧失。

3、抗利尿激素受体拮抗剂

常用的有考尼伐坦和托伐普坦。服药期间应注意监测血电解质变化,避免血钠过快上升。

4、尿素

不仅可以增加无溶质水排出,还减少尿钠的排出。

手术治疗

如为肿瘤性疾病引起,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放化疗

对于一些由肿瘤导致发病的患者,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放化疗。

疾病相关 更多»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是什么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李晖 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血抗利尿激素
血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素又称加压素,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分泌的一种环状肽激素,能够增强

疾病专区 更多»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更年期
高血压 冠心病 心悸 胸闷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中年男性
早泄 遗精 精液发黄 射精无力 血精 精液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