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结核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特别是无复发史而又长期不愈的浅表溃疡),并进一步通过病原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诊断依据
1、仔细询问病史对于无复发史且长期不愈的溃疡需要详细询问病史,明确有无与结核患者接触史,是否为易感人群,是否存在呼吸系统症状、午后低热等与结核病相关的全身表现。
2、出现典型结核性溃疡的临床特征。
3、对于可疑病例拍胸部X线片,必要时进行肺部CT检查。
4、结合病原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创伤性溃疡
溃疡的形态与慢性机械创伤因子相符合,除去创伤因子后,损害在1~2周愈合。
2、恶性肿瘤
基底有硬结,边缘部位比结核病损坚硬。恶性肉芽肿溃疡常位于中线部位。颌下及颈部常可触及肿大坚硬、粘连固定的淋巴结。病理组织活检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3、梅毒
有溃疡或穿孔的梅毒瘤性浸润,常类似结核性病变。可通过检测梅毒血清、结核菌素试验进行鉴别诊断。
4、深部真菌感染
如孢子丝菌病,芽生菌病和球孢子虫病,都可能有类似结核的溃疡和肉芽肿的表现。可以采用真菌培养、活检等鉴别。
结核病一般需2-12周才能通过检测手段发现,部分患者可能数月甚至数年无症状,具体时间因个体免疫状态、感染菌量及检测方法而异。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潜伏期多为4-8周,此时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可能呈阳性,但症状可能不明显。若感染菌量多或毒力强,如接触高浓度飞沫,潜伏期可缩短至2-3周,出现低热、盗汗、咳嗽等症状。而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因免疫力低下,可能在2-4周内快速发病
结核病经过规范治疗,痰菌一般需2-3个月转阴,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延长至6个月甚至更久。结核病转阴时间主要取决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及患者免疫状态。敏感结核菌在联合用药下,2-3个月内可被大量杀灭,痰菌检测转为阴性;同时,免疫系统正常者能更快清除残留细菌。此外,治疗初期强化期的高强度用药可快速抑制细菌繁殖,为转阴奠定基础。耐药结核、合并糖尿病/HIV感染、老年或营养不良患者,因细菌清除难度大或免疫功能低下,转阴时间可能延长至6个月以上,甚至需1-2年持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