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结核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特别是无复发史而又长期不愈的浅表溃疡),并进一步通过病原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诊断依据
1、仔细询问病史对于无复发史且长期不愈的溃疡需要详细询问病史,明确有无与结核患者接触史,是否为易感人群,是否存在呼吸系统症状、午后低热等与结核病相关的全身表现。
2、出现典型结核性溃疡的临床特征。
3、对于可疑病例拍胸部X线片,必要时进行肺部CT检查。
4、结合病原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创伤性溃疡
溃疡的形态与慢性机械创伤因子相符合,除去创伤因子后,损害在1~2周愈合。
2、恶性肿瘤
基底有硬结,边缘部位比结核病损坚硬。恶性肉芽肿溃疡常位于中线部位。颌下及颈部常可触及肿大坚硬、粘连固定的淋巴结。病理组织活检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3、梅毒
有溃疡或穿孔的梅毒瘤性浸润,常类似结核性病变。可通过检测梅毒血清、结核菌素试验进行鉴别诊断。
4、深部真菌感染
如孢子丝菌病,芽生菌病和球孢子虫病,都可能有类似结核的溃疡和肉芽肿的表现。可以采用真菌培养、活检等鉴别。
冰硼散可用于缓解口腔溃疡症状,但并非根治性治疗药物。冰硼散作为传统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冰片、硼砂(煅)、朱砂、玄明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局部抗菌消炎减轻溃疡面红肿疼痛,促进黏膜修复。临床观察显示,正确使用时能缩短普通口腔溃疡病程1-2天,尤其适用于实热型溃疡,表现为创面红肿、灼痛明显者。现代医学认为,口腔溃疡病因复杂,包括免疫、创伤、营养缺乏等,冰硼散仅对症处理
口腔黏膜白斑通常不会自愈。口腔黏膜白斑是一种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变,通过临床及病理检查可辅助诊断,它虽大多为良性病变,但存在一定癌变风险,不会自行恢复正常黏膜状态。口腔黏膜白斑多因长期吸烟、饮酒、嚼槟榔等不良习惯,以及局部长期机械性刺激(如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摩擦)、白色念珠菌感染、微量元素缺乏、遗传因素等引发口腔黏膜上皮异常角化形成。一旦白斑出现,黏膜的病理改变已经形成,其细胞分化程度、组织结构等发生异常,机体自身修复机制难以使其完全恢复至正常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