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结核可发生于颌面部皮肤、口腔黏膜、唾液腺、颌骨和淋巴结,常见症状为结核初疮、结核性溃疡、结核性寻常狼疮。部分患者可并发口臭、头痛、头晕、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
典型症状
1、结核初疮(原发性综合征)
临床上少见。可发生于牙龈、拔牙窝、咽、舌、移行皱襞、颊、唇等处。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或体质较差的儿童,口腔黏膜可能是结核分枝杆菌首先侵入的部位。一般经2~3周的潜伏期后,在入侵处出现小结节,并可发生顽固性溃疡,周围有硬结。患者无明显疼痛感。
2、结核性溃疡
多为继发性感染,可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病程迁延,多持续数月以上。病变由浅至深逐渐发展,直径可达1cm以上,成为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深溃疡。溃疡外形不规则,以溃疡底和壁多发性粟粒状小结节为典型临床特征。溃疡边缘不齐,微隆起呈倒凹状,表面多有污秽的假膜覆盖,溃疡基底及四周无明显硬结。患者疼痛程度不等。
3、结核性寻常狼疮
是原发于皮肤的结核病灶,可由口周皮肤向口腔黏膜发展,表现为黏膜上一个或数个绿豆大小的红色小结节。结节逐渐扩大,融合,破溃形成溃疡。若合并感染可发生坏死脱落,造成组织缺陷,形似狼噬,故名狼疮。一般病程缓慢,疼痛不明显。
并发症
口腔结核的并发症有口臭、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失眠、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冰硼散可用于缓解口腔溃疡症状,但并非根治性治疗药物。冰硼散作为传统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冰片、硼砂(煅)、朱砂、玄明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局部抗菌消炎减轻溃疡面红肿疼痛,促进黏膜修复。临床观察显示,正确使用时能缩短普通口腔溃疡病程1-2天,尤其适用于实热型溃疡,表现为创面红肿、灼痛明显者。现代医学认为,口腔溃疡病因复杂,包括免疫、创伤、营养缺乏等,冰硼散仅对症处理
口腔黏膜白斑通常不会自愈。口腔黏膜白斑是一种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变,通过临床及病理检查可辅助诊断,它虽大多为良性病变,但存在一定癌变风险,不会自行恢复正常黏膜状态。口腔黏膜白斑多因长期吸烟、饮酒、嚼槟榔等不良习惯,以及局部长期机械性刺激(如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摩擦)、白色念珠菌感染、微量元素缺乏、遗传因素等引发口腔黏膜上皮异常角化形成。一旦白斑出现,黏膜的病理改变已经形成,其细胞分化程度、组织结构等发生异常,机体自身修复机制难以使其完全恢复至正常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