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口腔结核的治疗以全身抗结核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分为一线抗结核药物和二线抗结核药物两种,用药原则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溃疡较重者,还可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或采取冷冻、激光、电凝固等方法进行治疗。
对症治疗
消除继发感染因素,如积极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炎、磨除口内锋利牙尖等。
一般治疗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2、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加机体抵抗力和修复能力。提倡软食或流食,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刺激破损的口腔黏膜加重疼痛,延长愈合时间。
药物治疗
1、全身抗结核治疗
现多采用化疗方案,即几种抗结核药同时应用,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根据2004年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公布的结核病治疗指南,常用一线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二线治疗药物包括链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等。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肝肾功能情况、是否存在多耐药结核等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常用方案如同时应用异烟肼和利福平,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还可同时加用链霉素,或再加用吡嗪酰胺等四种药同时应用。亦可选用链霉素、异烟肼及对氨基水杨酸等同时应用。用药至少6个月以上。
2、局部治疗
除了注意控制继发感染及对症治疗外,还可进行局部治疗,如在口腔局部病损处,注射链霉素或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
其他治疗
病情较重者,可考虑用冷冻、激光或电凝固的方法去除或破坏结核病灶。
冰硼散可用于缓解口腔溃疡症状,但并非根治性治疗药物。冰硼散作为传统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冰片、硼砂(煅)、朱砂、玄明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局部抗菌消炎减轻溃疡面红肿疼痛,促进黏膜修复。临床观察显示,正确使用时能缩短普通口腔溃疡病程1-2天,尤其适用于实热型溃疡,表现为创面红肿、灼痛明显者。现代医学认为,口腔溃疡病因复杂,包括免疫、创伤、营养缺乏等,冰硼散仅对症处理
口腔黏膜白斑通常不会自愈。口腔黏膜白斑是一种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变,通过临床及病理检查可辅助诊断,它虽大多为良性病变,但存在一定癌变风险,不会自行恢复正常黏膜状态。口腔黏膜白斑多因长期吸烟、饮酒、嚼槟榔等不良习惯,以及局部长期机械性刺激(如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摩擦)、白色念珠菌感染、微量元素缺乏、遗传因素等引发口腔黏膜上皮异常角化形成。一旦白斑出现,黏膜的病理改变已经形成,其细胞分化程度、组织结构等发生异常,机体自身修复机制难以使其完全恢复至正常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