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混合瘤
涎腺混合瘤的诊断

医生会询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可进行初步诊断,要明确诊断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这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

诊断依据

1、病史

病史比较长,发展缓慢。

2、体格检查

肿块界限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性良好,硬度多样性,常无任何自觉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可对涎腺混合瘤进行初步诊断。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以初步了解病变的性质、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联系等情况。

4、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石蜡切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涎腺混合瘤的金标准。

鉴别诊断

1、肌上皮瘤

该肿瘤是完全由肿瘤性肌上皮细胞组成的一种肿瘤。由于肿瘤性肌上皮细胞的分泌功能,该肿瘤中也可含有黏液软骨样组织,构成与多形性腺瘤一样的黏液软骨样区域,但肌上皮瘤中腺管样结构不超过5%~10%,这点可资区别。

2、黏液表皮样癌

该肿瘤也含有肿瘤性腺上皮和肿瘤性肌上皮细胞,构成腺管样结构,管腔内含有大量黏液,当黏液溢入间质可形成黏液湖,容易与涎腺混合瘤的黏液样组织混淆。两种肿瘤的鉴别之处在于黏液表皮样癌含有黏液细胞,分泌的黏液是上皮性黏液,而不是结缔组织黏液。分化差的黏液表皮样癌具有明显的异型性,这些可与涎腺混合瘤鉴别。

涎腺混合瘤的类型

根据涎腺混合瘤的上皮成分和基质的比例分为四种类型

1、Ⅰ型

占多形性腺瘤的30.5%。此型中基质成分占30%~50%,主要为黏液样组织。上皮成分形成导管、肌上皮细胞、表皮样细胞和其他细胞。

2、Ⅱ型

占多形性腺瘤的54%。此型中基质占80%,基质成分为黏液样组织、软骨样组织、纤维样或玻璃样变的基质。上皮细胞的分化同Ⅰ型。

3、Ⅲ型

占多形性腺瘤的9%。此型中基质成分占20%~30%,基质类型如同Ⅱ型,细胞分化同Ⅰ型。

4、Ⅳ型

占多形性腺瘤的6.5%。此型中基质成分仍占20%~30%,如同Ⅲ型,但基质类型

疾病相关 更多»
睑板腺囊肿复发怎么办

睑板腺囊肿也叫霰粒肿,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尤其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它是由于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分泌物潴留,刺激周围组织而形成的慢性肉芽肿。如果霰粒肿已经手术切除,但又复发了,可以考虑以下处理的方法:1.保守治疗:如果霰粒肿比较小,没有引起明显的不适,可以先观察,不做特殊处理。有些小的霰粒肿可能会自行吸收或破溃排出。也可以用热敷的方法,促进囊肿吸收。2.手术治疗:如果霰粒肿比较大,或者已经引起了眼部不适,如疼痛、红肿、异物感等,就需要手术切除了。手术的目的是切除囊肿,防止复发

孙川 副主任医师
睑板腺囊肿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睑板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是由于睑板腺分泌的油脂阻塞导致囊肿形成,通常表现为眼睑部位的肿胀、疼痛、灼热感和红肿等症状。接下来将详细介绍睑板腺囊肿的症状及处理方法。一、症状1.眼睑部位肿胀:睑板腺囊肿导致的肿胀通常是局部性的,患者可能会感到眼睛周围区域出现明显的肿胀现象。2.疼痛和灼热感:由于囊肿压迫神经末梢,患者可能会感到眼睑部位的疼痛以及灼热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红肿:睑板腺囊肿会导致眼睑周围组织局部发炎,从而引起红肿的症状

孙川 副主任医师
睑板腺囊肿怎么引起的

睑板腺囊肿的主要成因是睑板腺分泌物的排泄不畅,这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首先,日常生活中的眼部卫生不良是引起睑板腺囊肿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不及时清洁眼部、使用脏手接触眼部以及久坐不动使眼部长时间处于干燥状态等都可能导致睑板腺分泌物的排泄不畅,从而形成囊肿。其次,长期使用眼部化妆品也容易引起睑板腺囊肿。化妆品中的油脂和颗粒物质堵塞了睑板腺分泌物的排泄口,导致积聚而形成囊肿。再次,长期接触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也容易引起睑板腺囊肿

孙川 副主任医师
混合型心绞痛怎么回事

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心肌供氧不足引起的胸部疼痛或不适感。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心绞痛可以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三种类型。混合型心绞痛是指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心绞痛类型的情况。混合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冠状动脉狭窄和痉挛有关。当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氧不足时,会引起稳定型心绞痛;而当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供氧突然减少时,会引起变异型心绞痛。混合型心绞痛则是在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础上,同时伴有冠状动脉痉挛,或者在变异型心绞痛的基础上,同时伴有冠状动脉狭窄

赵士超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