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混合瘤
涎腺混合瘤的诊断

医生会询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可进行初步诊断,要明确诊断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这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

诊断依据

1、病史

病史比较长,发展缓慢。

2、体格检查

肿块界限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性良好,硬度多样性,常无任何自觉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可对涎腺混合瘤进行初步诊断。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以初步了解病变的性质、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联系等情况。

4、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石蜡切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涎腺混合瘤的金标准。

鉴别诊断

1、肌上皮瘤

该肿瘤是完全由肿瘤性肌上皮细胞组成的一种肿瘤。由于肿瘤性肌上皮细胞的分泌功能,该肿瘤中也可含有黏液软骨样组织,构成与多形性腺瘤一样的黏液软骨样区域,但肌上皮瘤中腺管样结构不超过5%~10%,这点可资区别。

2、黏液表皮样癌

该肿瘤也含有肿瘤性腺上皮和肿瘤性肌上皮细胞,构成腺管样结构,管腔内含有大量黏液,当黏液溢入间质可形成黏液湖,容易与涎腺混合瘤的黏液样组织混淆。两种肿瘤的鉴别之处在于黏液表皮样癌含有黏液细胞,分泌的黏液是上皮性黏液,而不是结缔组织黏液。分化差的黏液表皮样癌具有明显的异型性,这些可与涎腺混合瘤鉴别。

涎腺混合瘤的类型

根据涎腺混合瘤的上皮成分和基质的比例分为四种类型

1、Ⅰ型

占多形性腺瘤的30.5%。此型中基质成分占30%~50%,主要为黏液样组织。上皮成分形成导管、肌上皮细胞、表皮样细胞和其他细胞。

2、Ⅱ型

占多形性腺瘤的54%。此型中基质占80%,基质成分为黏液样组织、软骨样组织、纤维样或玻璃样变的基质。上皮细胞的分化同Ⅰ型。

3、Ⅲ型

占多形性腺瘤的9%。此型中基质成分占20%~30%,基质类型如同Ⅱ型,细胞分化同Ⅰ型。

4、Ⅳ型

占多形性腺瘤的6.5%。此型中基质成分仍占20%~30%,如同Ⅲ型,但基质类型

疾病相关 更多»
神经鞘瘤属于什么肿瘤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潘琪 主任医师
前列腺抗原78是癌吗

前列腺抗原78ng/mL不一定是癌症,可能由前列腺癌、前列腺炎或良性前列腺增生等多种因素导致,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前列腺抗原是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正常值通常低于4ng/mL。当前列腺抗原显著升高时,确实需要高度警惕前列腺癌的可能,尤其是中老年男性。但前列腺抗原升高并非癌症的特异性指标,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前列腺抗原水平大幅上升。例如,急性前列腺炎可能使前列腺抗原短期内急剧升高,而前列腺增生则可能因腺体体积增大导致前列腺抗原轻度至中度升高

杨文涛 主任医师
前列腺多大为正常范围

成年男性前列腺的正常大小约为4cm×3cm×2cm,形似栗子,重量约20克,随年龄增长可能略有增大,但超出特定范围需警惕病理变化。前列腺大小受年龄、激素水平影响。青春期前前列腺体积较小,青春期在雄激素刺激下迅速发育至成人大小。40岁后,前列腺可能因激素水平波动出现良性增生,但正常增生通常缓慢且对称,若体积超过5cm×4cm×3cm或出现排尿困难等症状,则可能为病理状态。若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或排尿费力等症状,即使前列腺体积在正常范围内,也可能提示炎症或其他疾病,需及时就医

杨文涛 主任医师
淋巴瘤有一辈子没事的吗

淋巴瘤是否会影响终身与病理类型、分期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部分惰性淋巴瘤患者可能终身病情稳定,而侵袭性淋巴瘤若不治疗则可能危及生命。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惰性淋巴瘤,生长缓慢,早期患者若无症状且肿瘤负荷低,可暂不治疗,定期观察即可,部分人可能长期带瘤生存甚至终身病情无进展。但侵袭性淋巴瘤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迅速进展,危及生命。此外,霍奇金淋巴瘤早期经规范治疗后,治愈率较高,多数患者可长期生存

尤长宣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