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混合瘤
涎腺混合瘤的治疗

治疗原则

涎腺混合瘤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第一次手术方式,手术治疗的原则是从肿瘤包膜以外的正常组织处切除,同时切除部分腺体。手术中应避免肿瘤破裂,以免发生瘤细胞种植。涎腺混合瘤的手术目的在于通过手术,将肿瘤组织切除,避免其持续生长,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并在切除肿瘤组织的同时,保留面神经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药物治疗

通常不选择常规药物治疗,部分恶性涎腺混合瘤患者可进行化学药物治疗。具体的治疗药物由医生决定,如环磷酰胺、顺铂、柔红霉素、阿柔比星、紫杉醇等。

手术治疗

1、腮腺浅叶切除术

是传统的手术方式,将肿瘤及腮腺浅叶切除,分离并保留面神经,适用于腮腺浅叶体积较大的涎腺混合瘤。

2、全腮腺切除术

将肿瘤及全腮腺切除,分离并保留面神经,适用于腮腺深叶良性肿瘤。

3、部分腮腺切除术

将肿瘤及其周围0.5cm以上正常腮腺组织一并切除,酌情考虑是否解剖面神经。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相比,不增加肿瘤的复发率,并具有手术时间短、保留腮腺功能、减少面神经损伤等优点。适用于腮腺浅叶体积较小(直径<1.5cm)的涎腺混合瘤。

4、腮腺肿瘤包膜外切除术

在腮腺肿瘤包膜外的疏松结缔组织中解剖腮腺组织,完整切除肿瘤。适用于腮腺浅叶表浅、界限清楚、活动性好、并达到一定体积的良性肿瘤。

放化疗

1、复发性涎腺混合瘤对放射线不敏感,单纯放疗或复发瘤手术后辅以放疗,不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2、当复发性涎腺混合瘤出现恶变,或复发性涎腺混合瘤再次手术时出现包膜破裂,为减少瘤细胞种植性复发,可考虑术后辅以放疗。

其他治疗

基因治疗也是可能的治疗方法,具体选择何种治疗方式由医生和患者共同协商决定。

1、基因治疗的作用机制

肿瘤的发生是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所造成的,基因治疗是以基因为靶点,通过修复有缺陷的基因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2、可用于涎腺混合瘤的基因治疗

(1)外源性wt-p53基因可对细胞的抑癌基因进行修复。

(2)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丙氧鸟苷(GCV)系统对涎腺混合瘤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可诱导涎腺混合瘤细胞凋亡。

(3)HSV-TK及wt-p53基因联合应用,对肿瘤细胞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使肿瘤细胞存活率下降。

疾病相关 更多»
神经鞘瘤属于什么肿瘤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潘琪 主任医师
前列腺抗原78是癌吗

前列腺抗原78ng/mL不一定是癌症,可能由前列腺癌、前列腺炎或良性前列腺增生等多种因素导致,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前列腺抗原是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正常值通常低于4ng/mL。当前列腺抗原显著升高时,确实需要高度警惕前列腺癌的可能,尤其是中老年男性。但前列腺抗原升高并非癌症的特异性指标,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前列腺抗原水平大幅上升。例如,急性前列腺炎可能使前列腺抗原短期内急剧升高,而前列腺增生则可能因腺体体积增大导致前列腺抗原轻度至中度升高

杨文涛 主任医师
前列腺多大为正常范围

成年男性前列腺的正常大小约为4cm×3cm×2cm,形似栗子,重量约20克,随年龄增长可能略有增大,但超出特定范围需警惕病理变化。前列腺大小受年龄、激素水平影响。青春期前前列腺体积较小,青春期在雄激素刺激下迅速发育至成人大小。40岁后,前列腺可能因激素水平波动出现良性增生,但正常增生通常缓慢且对称,若体积超过5cm×4cm×3cm或出现排尿困难等症状,则可能为病理状态。若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或排尿费力等症状,即使前列腺体积在正常范围内,也可能提示炎症或其他疾病,需及时就医

杨文涛 主任医师
淋巴瘤有一辈子没事的吗

淋巴瘤是否会影响终身与病理类型、分期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部分惰性淋巴瘤患者可能终身病情稳定,而侵袭性淋巴瘤若不治疗则可能危及生命。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惰性淋巴瘤,生长缓慢,早期患者若无症状且肿瘤负荷低,可暂不治疗,定期观察即可,部分人可能长期带瘤生存甚至终身病情无进展。但侵袭性淋巴瘤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迅速进展,危及生命。此外,霍奇金淋巴瘤早期经规范治疗后,治愈率较高,多数患者可长期生存

尤长宣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