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圈形或椭圆形溃疡,具有“黄、红、凹、痛”的临床特征,即溃疡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有红晕带、中央凹陷、疼痛明显。具体分为轻型、重型和疱疹样溃疡。
典型症状
1、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患者初发时多为轻型,溃疡好发于唇、舌、颊、软腭等无角化或角化差的黏膜,初起为局灶性黏膜充血水肿,呈粟粒状红点,灼痛明显,继而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溃疡,直径约5~10mm。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与体征。
2、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又称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或腺周口疮。溃疡常单个发生,大而深,直径可>10mm,似“弹坑”状,深及黏膜下层直至肌层。周边红肿隆起,基底较硬,但边缘整齐清晰,表面有灰黄色假膜或灰白色坏死组织。通常是1-2个溃疡,但在愈合过程中又可出现1个或数个小溃疡。常伴低热、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和病损局部区域的淋巴结肿痛。
3、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又称口炎型口疮。溃疡小,直径约2~5mm。溃疡数目多,可达数十个,散在分布于黏膜任何部位,如“满天星”。邻近溃疡可融合成片,黏膜发红充血,疼痛较重。唾液分泌增加,可伴头痛、低热、全身不适等症状。病情发展
1、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约5天溃疡开始愈合,此时溃疡面有肉芽组织形成、创面缩小、红肿消退、终痛减轻。10~14天溃疡愈合,不留癫痕,溃疡数一般3~5个,最多不超过10个,散在分布。溃疡复发的间隙期从半个月至数个月,有的患者会出现此起彼伏、迁延不断的情况。
2、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始发于口角,其后有向口腔后部移行趋势,如咽旁、软、腭垂等,可影响言语及吞咽。发作期可长达月余甚至数个月,也有自限性。溃疡疼痛较重,愈后可留瘢痕,甚至造成舌尖、悬雍垂缺损或畸形。
并发症
一般无特殊并发症。
乳腺癌二次复发危险,因复发后肿瘤恶性程度可能更高,且治疗难度增加,易发生远处转移,对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乳腺癌二次复发指经过治疗后肿瘤再次出现,可能在原部位或远处器官复发。复发后肿瘤细胞可能对原有治疗方案产生耐药性,且侵袭性更强,若转移至重要器官,会快速影响器官功能。例如骨转移可致剧烈疼痛和骨折,脑转移可能引发头痛、癫痫等神经症状。此外,二次复发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初治时显著降低,治疗手段多依赖化疗、靶向治疗或内分泌治疗,副作用相对更大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通常不能治愈。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肝内胆汁淤积、循环血液中出现抗线粒体抗体和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破坏为特征,最终可能导致广泛性肝管破坏、胆汁性肝硬化甚至肝衰竭。目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免疫系统疾病、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病因复杂且疾病呈进行性发展,现有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症状,而无法从根本上逆转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