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男性生殖腺机能减退症的治疗目的是恢复男性生理范围内的睾酮水平,恢复生理性雄激素的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例如幸福感、性功能、肌肉力量和骨矿物质密度。其中,雄激素替代治疗是本病各类型的基本治疗选择。同时,对于许多生殖腺机能减退者,通过减肥、改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合并疾病的治疗可能比睾酮替代治疗更为重要。
药物治疗
1、雄激素替代治疗
(1)睾酮治疗的主要适应症
①青春期延迟(原发性或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Kallmann综合征))。
②Klinefeher综合征伴有性腺功能减退症。
③性功能障碍伴睾酮水平下降。
④性腺功能减退症伴骨量下降。
⑤成年男性伴有低睾酮水平和多种临床症状和体征,特别是在未成功治疗的肥胖和并存疾病发生的和性腺功能减退症有一致临床表现。
⑥垂体功能减退症。
⑦睾丸功能障碍和性腺功能减退。
⑧2型糖尿病伴有性腺功能减退。
(2)睾酮治疗的禁忌证
①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
②男性乳腺癌。
③渴望生育的男性。
④血细胞比容>0.54。
⑤严重慢性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协会IV级。
(3)使用方法
①口服法:首选十一酸睾酮,优点为通过淋巴系统吸收,减少肝脏受累。缺点为睾酮水平在阈值中间上下波动。每天需要与脂肪食物多次摄入。
②肌内注射法:常用药物包括环戊丙酸睾酮、庚酸睾酮、十一酸睾酮。其中,环戊丙酸睾酮、庚酸睾酮为短效制剂,允许在发生副作用的情况下停药,但睾酮水平可能会发生波动;而十一酸睾酮肌内注射为长效制剂,具有睾酮水平稳定而无波动的优点,但发生副作用时,不能及时撤药。
③皮肤贴剂或皮下埋植物:包括皮肤阴囊、皮肤非阴囊贴剂和皮下埋植物。其中,皮下埋植物(睾酮埋植剂),持续时间最长(5-7个月左右),患者睾酮水平恒定,但存在植入物感染和挤压的风险。
2、促性腺激素治疗
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基础,适用于有生育治疗指征的患者,但HCG治疗方法不推荐用于本病的长期治疗。
3、雌激素替代治疗
适用于完全性雄激素抵抗者。
手术治疗
1、对于下丘脑、垂体等部位肿瘤引起者,应考虑行手术治疗。
2、对于完全性雄激素抵抗者,需切除睾丸,在雌激素替代治疗后,对生殖器进行女性化矫形手术。
3、对于5α-还原酶缺乏症患者,需进行尿道下裂修补术。
放疗
是通过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下丘脑、垂体等部位肿瘤引起者,一般对于放射线敏感,也可考虑采取γ刀、重粒子等放射治疗。
儿童面部抽动症可以挂神经内科、儿科、神经外科、心理科或中医科。1、神经内科:儿童面部抽动症可能与面肌痉挛、局灶性癫痫、多发性抽动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神经内科医生能够通过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等手段,准确判断病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2、儿科:儿科医生可对儿童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排查其他可能导致面部抽动的全身性疾病,如感染、代谢性疾病等。3、神经外科:若面部抽动是由脑部肿瘤、血管畸形等结构性问题引起,神经外科医生可进行评估和手术治疗
男性更年期,称为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通常持续2-5年,但个体差异显著,部分症状可能长期存在。男性更年期的持续时间,主要受睾酮下降速度和基础健康状态影响:睾酮水平每年自然下降1%-2%,若降至<11nmol/L且伴随典型症状,比如性欲减退、疲劳、抑郁等即可诊断。研究发现,约60%男性的症状在3年内逐渐缓解,但30%可能持续5年以上,尤其是合并慢性病,比如糖尿病、肥胖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