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一般来说对于小的、无不适症状的肾盏憩室患者,可不进行特殊的治疗,日常生活中谨遵医嘱按时复查即可。对于合并有感染、结石等情况的患者,则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药物、手术等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无特殊的药物能够改变憩室的存在。对于继发感染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来控制感染,具体的药物视情况而定。
手术治疗
1、经皮肾镜取石(PCN)
对反复感染的病人,彻底清除结石是相当重要的。除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外,损伤较小的治疗方法是PCN。PCN技术处理肾后方的憩室较为容易或安全,而处理肾前方的憩室时,可能引起肾实质损伤和严重出血。也可使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
2、开放手术
对需彻底取净憩室内结石的病人可进行开放性外科手术。手术的方法很多,包括憩室去顶术、肾楔形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及肾切除术。
其他治疗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对于憩室内出现结石的患者,可通过ESWL来进行治疗。但由于憩室通道较窄,尿流冲击作用小,妨碍了结石碎块的排出,因此治疗效果在每个人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多数患者的症状可得到缓解。该方法并发症少而又属非创伤性,对上、中组肾盏憩室结石的治疗应为首选。
白芨在正常剂量下使用对肾脏的直接危害较小,但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增加肾脏代谢负担,存在潜在损伤风险。白芨作为中药材,其性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然而,其代谢产物需通过肝脏分解和肾脏排泄。若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因代谢产物蓄积导致肾脏超负荷运转,进而引发肾功能异常。尤其对于已有肾脏疾病或代谢功能较弱的人群,这种风险更为显著。此外,白芨的收敛作用可能干扰凝血功能,与抗凝药物联用时可能增加出血或血栓风险,间接影响肾脏血流灌注
肾绞痛一般无法自愈,多因尿路结石梗阻等器质性问题引发,需通过解除病因及对症止痛治疗缓解症状,否则可能持续或反复发作。肾绞痛主要由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阻塞尿路,导致肾盂内压力骤升或输尿管痉挛引起,疼痛剧烈且呈阵发性。若不干预,结石持续梗阻可能引发肾积水、感染甚至肾功能损伤,疼痛也会因结石移动或梗阻加重而反复或持续。少数情况下,极小结石如<4mm可能自行排出使疼痛缓解,但这属于排石所致的症状解除,而非“自愈”,且需依赖药物辅助舒张输尿管或体外碎石等治疗加速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