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普通胸部X线平片和胸部CT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即可诊断胸内甲状腺肿。诊断时需与其它的纵隔内肿物相鉴别,比如胸腺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等。
诊断依据
1、病史
患者一般有颈部肿块或甲状腺肿大史。
2、临床表现
胸内甲状腺肿可引起局部压迫症状,包括胸闷、憋气、气促、咳嗽、声音嘶哑、胸背部痛或胸骨后疼痛、仰卧位时胸部有压迫感等。有些患者可无症状。体格检查可能触及颈部肿大的甲状腺向颈深部至胸腔延伸,但无法触及肿物下极。气管可向健侧移位。
3、影像学表现
胸部X线平片和胸部CT、MRI等可发现胸内甲状腺肿的证据。
鉴别诊断
1、胸腺瘤
胸腺瘤位于前纵隔,但位置比胸内甲状腺肿低,一般与甲状腺组织无相连,CT值较胸内甲状腺肿低,常合并有重症肌无力、单纯红细胞系发育不全、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等伴瘤症状。可通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2、神经源性肿瘤
常位于后纵隔,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可见来自椎间孔及肋间发出的蒂,表明肿物来源于神经。肿瘤若经椎间孔侵入椎管内生长,可在影像学检查肿表现为典型的“哑铃型”特征。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根据胸内甲状腺肿的来源及其进入胸骨后的大小分类
1、Ⅰ型胸内甲状腺肿
为不完全胸内甲状腺肿,是颈部甲状腺增大后沿着筋膜向下部分坠入胸腔形成。
2、Ⅱ型胸内甲状腺肿
为完全型胸内甲状腺肿,是颈部甲状腺增大后沿着筋膜向下完全坠入胸腔形成。95%的胸内甲状腺肿都属于Ⅰ型或Ⅱ型。
3、Ⅲ型胸内甲状腺肿
为胸内异位甲状腺,又称为胸内迷走甲状腺肿。是先天性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甲状腺发生异常产生的,与正常颈部甲状腺可无明显关系。
甲状腺结节患者应忌口高碘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以及寒凉食物等,这些食物可能加重甲状腺负担,影响病情恢复。1.高碘食物:海带、紫菜、海鱼、海虾等海产品富含碘元素,过量摄入可能刺激甲状腺功能,导致甲状腺结节增大。对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适量摄入碘是必要的,但应避免过量。2.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花椒、芥末、葱、姜、蒜等辛辣食物容易刺激咽喉黏膜,加重吞咽困难、吞咽疼痛的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
甲状腺结节患者在饮食上需严格遵循一定禁忌,尽量避免吃高碘、辛辣刺激性、油腻以及腌制及加工等食物,以确保病情稳定并促进康复。1.高碘食物:甲状腺结节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含碘食物。海带、紫菜、海鱼、海虾等海产品以及加碘盐都是高碘来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但摄入过多可能刺激甲状腺功能,导致结节增大或病情恶化。因此,患者应适量控制碘的摄入。2.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生姜、大蒜、花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应忌口。这些食物可能加重甲状腺负担,刺激甲状腺组织,影响病情恢复
胸部CT可用于观察胸廓、肺部、纵膈等部位的病变,一般常用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