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源性甲亢患者临床表现可涉及多个系统,主要为甲状腺肿大、高代谢、怕热、多汗、心悸、乏力、厌食、嗜睡、腹泻、消瘦等,多数为轻症,或典型症状不明显,很少有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典型症状
1、甲状腺肿大
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软、吞咽时上下移动。部分患者的甲状腺肿大不对称,或肿大不明显。质地较硬者可以触及结节,无自觉疼痛或触痛。老年患者一般不伴有甲状腺肿大。
2、高代谢综合征
患者怕热、多汗,有时可有低热。常有心动过速、心悸、体重下降、疲乏无力等。
3、神经系统
患者易激动、精神过敏、烦躁焦虑,或寡言、抑郁不欢。
4、消化系统
由于患病者多为老年人,长期甲亢导致患者机体严重消耗,表现为厌食、嗜睡、消瘦等。
伴随症状
老年群体常伴随肌肉软弱无力、肌肉萎缩。部分患者可能有肢体震颤表现。
并发症
甲亢患者由于代谢率增加,最常见的心血管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为心悸,偶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在老年和有基础性心脏疾病的患者中,甲亢会伴发心房颤动、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严重者可能会引起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
促甲状腺激素偏高通常是甲减的表现,而非甲亢。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主要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对垂体的负反馈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就会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试图刺激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此时TSH会偏高。而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对垂体产生负反馈抑制,导致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TSH会偏低
甲亢若不治疗,寿命可能受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影响,轻者短期风险较低,重者可能因致命并发症危及生命,不可一概而论,但尽早治疗是关键。早期或症状较轻的甲亢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心慌、多汗、手抖、体重下降等代谢亢进症状。若患者年龄较轻、无基础疾病,短期内可能不会直接威胁生命。但即便如此,甲状腺激素长期过量会加速身体代谢,导致心脏负担加重、骨骼脱钙,长期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为严重并发症埋下隐患。重度甲亢若未及时控制病情可能引发致命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