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血浆、尿的卟啉含量是诊断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的关键,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幼年时出现严重的光敏感性皮肤损害和红色尿,并有溶血性贫血和牙齿发红,即可提示本病。检查发现尿卟啉Ⅰ水平高及红细胞和骨幼红细胞出现荧光反应,即可确定诊断。医生需排除原卟啉病、疱疹等疾病。
鉴别诊断
1、小儿天疱疮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患儿皮肤可出现水肿性红斑、水疱、糜烂及继发性感染,易与小儿天疱疮混淆。小儿天疱疮的皮肤表现遍布全身,没有棕红色牙齿,红细胞荧光试验阴性,尿中尿卟啉Ⅰ无明显增多。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可助鉴别。
2、原卟啉病
原卟啉病可有皮肤表现,荧光试验也可呈阳性,但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皮肤对日光过敏,表现为发痒、刺痛、烧灼感,进而出现红斑、水疱、疱疹等皮肤损害。原卟啉病没有棕红色牙齿、尿色正常、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明显增高。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3、新生儿疱疹及日光性皮炎
新生儿疱疹及日光性皮炎皮肤损伤较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轻,无“红色尿”和“红色牙齿”,粪、尿卟啉测定等实验室检查可以协助鉴别。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