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萎缩性丘疹病通常累及皮肤和肠道,而皮肤受累往往在先。因此病变早期,患者皮肤会出现半球状水肿红色丘疹,继而中央坏死、萎缩,最后形成瓷白色斑点,周围有毛细血管扩张,其皮损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随着病情发展,可发生肠损害,出现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严重时可出现腹痛和便血等消化道症状,最后发展为肠穿孔和腹膜炎。
典型症状
1、皮肤表现
皮损常为首发症状,原发皮疹为直径2~15mm的半球状水肿性红色丘疹,病程中部分持续存在或吸收而消失,遗留小的白色皮肤萎缩,而大多数丘疹中央迅速坏死,发生溃疡,遗留特征性的瓷白色皮肤萎缩斑,上附有灰白色鳞屑,有狭窄的高起边缘。
2、其他系统表现
在皮肤损害出现后3周至10余年间,可发生其他系统的损害。
(1)胃肠受累:50%~60%的患者会发生胃肠受累,早期可仅为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进而发生腹痛和便血,最后可发展为多发性肠穿孔和腹膜炎。
(2)中框神经系统受累:20%的患者会发生中枢经系统受累,临床表现为面部及肢端感觉异常、头痛、眩晕、癫痫、偏瘫、失语、半身不逐、脑卒中等非特异性神经系统症状。
(3)眼部受累:临床表现为复视、眼睑下垂等症状。
(4)心肺受累:临床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和胸痛。
(5)肝肾受累:通常无临床症状。
并发症
1、肠穿孔和弥漫性腹膜炎
胃肠道肠壁内皮细胞肿胀和增生,管壁增厚,血栓形成,发生缺血性梗死和楔形溃疡。
2、肠梗阻
病变累及胃肠道,发生胃肠道闭塞性动脉炎,且肠系膜动脉血栓或栓塞,会导致供血出现障碍,从而引发肠梗阻。
丘疹通常1-2周可自愈,具体受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差异影响变化。1.病因与病情影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的过敏性丘疹,在脱离致敏原后,人体免疫系统逐渐清除抗原,1-2周内皮疹可消退。蚊虫叮咬形成的丘疹,伴随的炎症反应较轻,也多在1周左右自愈。但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丘疹,若不进行抗病毒治疗,不仅难以自愈,还可能发展为水疱、糜烂,病程持续2-3周;细菌感染导致的毛囊炎丘疹,若不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可能演变为疖肿,病程会超过1个月
高血糖和糖尿病不是同一个病,高血糖是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的一种状态,而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发的代谢性疾病,二者存在包含关系,但不能完全等同。高血糖只是一个症状表现,除糖尿病外,还有多种原因可导致。例如,一次性摄入大量含糖食物,或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后,人体短时间内血糖会升高,不过经过机体自身调节,血糖可恢复正常,这种情况称为生理性高血糖。此外,某些疾病如胰腺炎、库欣综合征,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会引起血糖升高,属于继发性高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