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该病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一般本病的症状不会自然消失,治疗目标以减轻患者症状为主,治疗效果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极大部分患者局部应用止汗剂是有效的,其他保守措施包括局部应用抗副交感神经药,但全身吸收可能造成中毒。如以上措施仍不能控制,可能需要外科治疗。
药物治疗
1、抗胆碱能药物
口服阿托品可以抑制汗腺分泌,亦可口服溴苯胺太林、颠茄合剂等抗胆碱能药物,主要用于抑制全身性多汗者。但要注意此类药物常有口干、青光眼、尿潴留以及精神症状等副作用。
2、镇静剂
对于情绪紧张的患者,可选择氯丙嗪、地西泮等镇静剂。
3、局部用药
对于四肢远端出汗多者,可用5%-10%甲醛溶液擦拭局部;或者用3%-25%氯化铝局部敷用;或者用5%-10%枯矾等收敛剂局部擦拭,症状可暂时缓解。也可先搓热手掌心,再取乌洛托品粉放于手心,擦匀后涂抹于出汗较多的部位,尤其对手足多汗者适用。
手术治疗
胸交感神经切除术:
1、原理
汗腺分泌受交感神经纤维的支配,其过度兴奋可导致多汗,而切除交感神经纤维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给汗腺的神经冲动,从而抑制多汗的发生。
2、过程
患者在全麻状态下,行胸腔镜进行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术中以钩状电凝器纵行切开胸膜显露交感神经链,分离并切除胸2-胸4交感神经节与其间的交感神经链。
3、优势
该手术操作过程简单,疾病复发率很低。
燕窝果性质偏凉,属于凉性水果,但具体寒性程度因人而异,体质偏热者适量食用可清热降火,体质偏寒或脾胃虚弱者过量食用可能引发不适。燕窝果的凉性特质源于其性味归经属性。中医认为,燕窝果性味甘、酸,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降火、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其凉性可中和体内热邪,缓解热病口渴、烦躁等症状,适合体质偏热或夏季食用。然而,凉性食物易伤阳气,若体质偏寒(如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或脾胃虚弱(如易腹泻、腹胀)者过量食用,可能加重体内寒气,导致胃痛、胃胀、腹泻等不良反应
汗疱疹的自愈时间因人而异,多数患者2至3周可自愈,但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免疫力及是否接触诱发因素均会影响具体时间。若症状较轻,仅表现为少量水疱,无严重瘙痒或脱皮,且患者免疫力较强,能主动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保持皮肤干爽,通常2至3周内水疱会逐渐干涸、脱皮,皮肤恢复正常。但若病情较重,水疱密集、瘙痒剧烈,或伴有脱皮、疼痛,甚至继发感染,自愈时间会显著延长,可能超过数周。此外,汗疱疹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部分患者可能因长期精神紧张、接触过敏原或处于潮湿环境,导致病情迁延数年,甚至无法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