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根据小腿存在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以及典型皮损,再结合血管彩超及血管造影等相关检查结果,可以诊断淤积性皮炎。本病湿疹样皮损需与接触性皮炎、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进行鉴别;溃疡则需与各种引起小腿溃疡的疾病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与其他有类似皮损的皮肤病进行鉴别
(1)急性接触性皮炎
急性接触性皮炎多有接触史,病因简单,皮损部位在接触部位,形态单一,可有大疱及坏死,炎症较重,皮损境界清楚,自觉瘙痒、灼热或疼痛,病程一般较短,祛除病因后迅速自愈,不接触不复发,斑贴试验多为阳性;而淤积性皮炎急性皮损病因多属内因,较复杂,好发部位在小腿下1/3,皮损多形性,无大疱及坏死,炎症较轻,皮损境界不清,自觉瘙痒,一般不痛,病程较长,易复发,斑贴试验常为阴性。
(2)自身敏感性皮炎
自身敏感性皮炎局限性湿疹样病变更重,病变附近或远隔部位皮肤(以四肢为主,下肢为甚,其次为躯干及面部)发生多数散在或群集的小丘疹、丘疱疹、水疱及脓疱等,1~2周内可泛发全身,皮损可互相融合,多对称性分布。瘙痒剧烈,有时可有灼热感。患者可伴发浅表淋巴结肿大,重者可有全身不适及发热。通过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可作出鉴别。
(3)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可发于包括儿童在内的任何年龄,青壮年男性多见。皮损好发于小腿及踝周围,可缓慢向近心端扩展,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包括手掌。皮损初起为群集的针尖大小红色淤点,后密集成形态不规则的斑片,并逐渐向外扩展。中心部由于含铁血黄素的沉积逐渐变为棕褐色,但新的淤点不断发生,散在于新旧皮损内或其边缘,呈辣椒粉样小点。一般无自觉症状,极少数可有轻度瘙痒。病情进展缓慢,可持续多年,最后自然痊愈。
2、与其他引起小腿溃疡的疾病进行鉴别
(1)动脉疾病性溃疡
常见于四肢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过程中。可做踝-臂压力指数测定、动脉造影和彩色双重多普勒超声检查来鉴别。
(2)血管炎
血管炎有血管及其周围的炎症及坏死表现,其组织病理变化可呈现一系列的从单纯轻度坏死性血管炎至肉芽肿改变。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免疫因素关系密切。临床上可依据是否有静脉曲张病史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与淤积性皮炎所致溃疡鉴别。
(3)糖尿病并发溃疡
糖尿病患者可因神经营养病变导致四肢溃疡,糖尿病性大疱和糖尿病脂质渐进性坏死破溃后也可形成溃疡,结合其原发病表现不难鉴别。
根据皮损表现以及是否复发,临床上呈现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复发性。
果酸换肤是一种常见的美容护肤方法,通过使用含有果酸成分的产品来去除表皮角质,减少皱纹和色素沉着,改善肤色和肌肤质地。但是,果酸换肤在一些人群身上可能会引发皮炎的情况。首先,果酸换肤是一种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过程,它会促进皮肤细胞更新,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瘙痒、干燥、脱皮等炎症症状。尤其是那些皮肤比较薄弱、敏感的人群,使用果酸换肤产品时需要特别注意。其次,在进行果酸换肤之前,需要了解自己的皮肤状况,选择适合自己肌肤的产品,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指示来使用,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皮炎发生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该疾病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皮肤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颜色等,以初步判断病情。2.斑贴试验:这是诊断接触性皮炎的主要方法。将可疑的致敏物质贴在背部或前臂屈侧的皮肤上,48小时后去除,观察皮肤反应。如果在贴敷部位出现红斑、水疱等症状,提示对该物质过敏。3.皮肤划痕试验:用钝器在皮肤上划痕,观察是否出现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