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目前尚无治疗颚口线虫病的特效药,多用外科手术摘除幼虫,但即使手术去虫,也须辅以药物治疗。主要使用阿苯达唑治疗。
药物治疗
1、阿苯达唑
是常用的高效低毒驱虫药物,通过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吸收,导致虫体糖原耗竭,达到驱虫效果。因可以使棘颚口线虫蚴受刺激而兴奋,自行钻出皮肤,故有加重病情的可能性,眼颚口线虫病不适用。
2、伊维菌素
是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对蛔虫、鞭虫、钩虫班氏丝虫、马来丝虫、盘尾丝虫等线虫类寄生虫的杀灭作用较强,但婴幼儿及孕妇不宜服用。
3、甘露醇
可降低颅内压力,应用于严重病例,如脑颚口线虫病患者。
4、地塞米松
作用是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的发生。适用于脑颚口线虫病患者。
手术治疗
眼颚口线虫病因药物治疗可加重病情,甚至可导致失明,所以以手术摘除棘颚口线虫蚴治疗为主,避免寄生于眼部的颚口线虫移动,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颌线虫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局部皮肤的过渡肿块,可能间歇性出现,每次发作可持续1~2周,局部皮肤呈现非抑郁性水肿,伴有疼痛、瘙痒或红斑,迁移的途径可能是色素沉着,随着病程的延长,发作次数可以减少症状,缩短发作时间,有时疾病表现为皮疹、皮肤结节或脓肿。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