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患者近期的活动地点、蜱咬史以及可疑的接触史等,有助于临床诊断。再根据表面黏膜和皮肤出血点、鼻出血以及大出血的急性发作症状,一般即可做出初步诊断。临床确诊还需要结合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血液生化检查、血清学实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等辅助检查结果。
鉴别诊断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多流行于冬、春季,儿童多见,具有脑膜炎特有症状与体征,如头痛显著、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为阳性,但无皮下出血、鼻出血、便血以及肌痛、关节疼痛等表现。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者均有血小板减少所致的瘀点、瘀斑,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瘀点瘀斑为全身分布,CCHF多见于躯干上部。且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无发热、休克及肝肾功能异常等表现。
3、败血症
二者均有发热与皮疹,容易混淆。但败血症患者血常规检测多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流行病史、血培养及血清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鼻咽癌出血规律通常是晨起回缩性血涕、涕中带血反复出现、出血量通常不多、出血可时轻时重。1、晨起回缩性血涕:鼻咽癌患者常有晨起回缩性血涕现象。这是由于夜间睡眠时,肿瘤表面黏膜因呼吸气流刺激、干燥等因素易破损,晨起回吸鼻腔分泌物时,带有肿瘤表面破损处的血液,形成回缩性血涕,此症状具有一定特征性。2、涕中带血反复出现:鼻咽癌引发的出血常表现为涕中带血,且会反复出现。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血管丰富且脆弱,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破裂出血,血液混入鼻涕中排出,这种出血情况并非一次性,而是会多次发生
鼻流清涕多见于风寒感冒。中医认为,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肺气失宣,津液凝滞,导致鼻窍不通,出现流清涕症状,同时常伴有怕冷、轻度发热、头痛、无汗等表现。不过,鼻流清涕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需综合判断。风寒感冒初期,人体卫阳被遏,正邪交争,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此时,鼻腔黏膜受风寒刺激,分泌物增多且质地清稀,像清水一样。治疗上以辛温解表为主,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中成药,或饮用生姜红糖水,帮助驱散体内风寒之邪。但鼻流清涕并非风寒感冒所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