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
本病可出现患者手指扭转,不断做出缓慢的、弯弯曲曲的、奇形怪状的强烈运动,呈不规则“蠕虫样”运动,掌指关节过分伸展,呈“佛手”样特殊姿势,过度伸展和弯曲交替出现。患者不能保持手指、足趾在某一固定位置。先天性病例出生后即可出现不自主运动,但亦有数月开始明显出现发育迟缓,行走、说话等时间均延迟。许多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缺陷、吞咽困难、构音障碍、拇指自发性前屈、面部表情异常,甚至出现智力减退。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少数病例可长期停顿而不加重。
伴随症状
1、运动缺陷
许多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缺陷,如锥体束损害造成肌张力增高。
2、吞咽障碍、构音困难
咽喉肌和面肌受累时发生吞咽和构音困难,可伴有扭转痉挛和痉挛性斜颈,口唇可不断努嘴,舌头时而伸出,时而缩回。
3、拇指自发性前屈
下肢受累时,拇指常自发性前屈,脚趾也可出现过度背屈和趾伸。
4、面部表情异常
面肌受累则挤眉弄眼,扮出各种怪脸。
并发症
1、智力减退
当肌痉挛时肌张力增高,肌松弛时肌张力正常,感觉正常,部分病例可有智力减退。
2、口腔溃疡
咽喉肌和舌肌受累时,患者可出现口腔溃疡。
3、骨折
由于患者不能保持手指、足趾在某一固定位置,可能导致骨折。
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和具体治疗方案,请和医生沟通确定方案,治疗方案的确认检查结果以及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直接相关,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然后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有效控制,定期复诊观察治疗效果,有利于医生对病情的掌握。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