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腹壁切口疝不能自愈,而且由于腹腔压力的存在,切口疝有随着病程延长和年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因此,所有切口疝患者均须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或非手术方法。
一般治疗
1、积极治疗咳嗽、咳痰、便秘,防止腹内压增高。
2、对不能耐受麻醉或手术者,可使用弹性腹带包扎以减轻疝的突出,并可改善患者症状及延缓病情的发展。
药物治疗
本病暂无特效专门药物。但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腹部手术切口疝感染发生率,特别是对于高龄及合并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用激素患者以及巨大或多次复发切口疝患者。
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1)对于诊断明确,经过手术风险评估,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医生通常推荐择期手术。
(2)对于诊断明确,存在手术风险者,可进行适当的术前准备,如肺功能锻炼、腹腔容量扩充等,再择期手术。
(3)对术前诊断有巨大切口疝伴有腹腔容量丧失致腹壁功能不全的患者,推荐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模式。
2、择期手术禁忌证
(1)腹壁或腹腔内存在感染或感染灶。
(2)腹腔内恶性疾病,或有肿瘤治疗后复发、转移,而且无法获得控制。
(3)伴有全身性基础疾病尚未获控制,或不稳定的状态,或存在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
3、手术方法
(1)单纯缝合修补:适用于小切口疝(腹壁缺损最大径小于4cm)。
(2)使用材料的加强修补:推荐用于中切口疝或以上级别的切口疝患者。使用材料的加强修补是指在修补过程中缝合关闭腹壁的缺损,在此基础上在用修补材料加强腹壁,可用人工高分子修补材料或自体筋膜组织进行修补。
(3)腹腔镜下的补片修补术:是目前较理想的切口疝修补方式。其优点是固定补片较开放手术简单、可靠,由于不需做较大切口及疝环周围组织游离,手术创伤明显减轻,疝环周围组织强度得以保留及补片位置符合力学原理,术后复发率最低,术后疼痛的程度减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率较低。
(4)杂交修补手术:以常规和腹腔镜技术相结合进行修补。
4、手术并发症
(1)腹腔间室综合征:由于腹腔内高压导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肾脏、腹腔器官、腹壁和颅脑等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是腹壁巨大切口疝术后可能出现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以腹内高压、呼吸窘迫、少尿或无尿为特征,可危及生命。
(2)其他:包括术后腹壁切口皮下血肿、血清肿、腹壁切口感染、修补材料感染、修补材料外露、腹腔内感染、修补材料导致的消化道及邻近器官的侵蚀(如肠瘘)等。
腹部的手术需要做好及时的消毒处理,处理不当的时候,会导致有脂肪液化以及局部感染的情况存在,从而引起有切口疝的症状,建议在手术后注意做好消毒处理,并注意随时的观察切开部位的情况,治疗期间的时候需要注意加强营养,多补充些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做好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