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根据患者乳房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大小不等,推之可动,不痛或微痛,或肿块化脓溃后,脓液稀薄如痰,疮口不易收敛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乳房肿块的乳岩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有肺痨、瘰疬等结核病病史。
2、症状
乳房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大小不等,质地较硬,可推动,不痛或微痛,或肿块化脓破溃,脓液稀薄如痰等。
3、年龄
患者为20-40岁的已婚体弱的妇女。
4、检查
胸部X线检查、钼钯X线检查、脓液涂片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血常规、血沉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乳痨与乳岩
乳痨和乳岩都有乳房部出现肿块的症状。乳痨多见于20-40岁已婚并曾生育的妇女,初期乳房出现一个或数个结节状肿块,大小不等,皮色不变,与周围皮肤边界不清,后期肿块化脓破溃,脓液稀薄,严重的患者可并发乳漏;乳岩多发于40-60岁的妇女,肿块多为单发,质地坚硬,表面高低不平,病情发展迅速,晚期患部皮肤呈典型橘皮样改变,肿块溃破后呈菜花样,时流血水,其味恶臭,常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坚硬。
1、气滞痰凝
主要表现为疾病初起,乳房形成肿块,形状如同梅李子,肿块的皮色不红,也无发热,质地较硬,不痛或微痛,可推动;伴有心情不畅,胸口憋闷,两胁胀满;舌质正常,苔薄腻,脉弦滑。
2、正虛邪恋
主要表现为疾病发展到化脓或溃后阶段,乳房肿块逐渐增大,皮色暗红,质地变软,溃后脓水稀薄夹有败絮状物质,日久疮口不收敛,乳房出现窦道;伴有面色苍白,精神疲惫,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虚无力。
3、阴虛痰热
主要表现为疾病后期,乳房肿块化脓溃后,脓出稀薄,夹有败絮状物质,形成窦道,疮口久不愈合;伴有两颧潮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一般可以治疗疤痕,但通常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其效果会受到疤痕类型、深浅、面积以及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虽然含有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结缔组织再生的多磺酸粘多糖成分,但这些成分对于疤痕的修复能力有限。疤痕的形成涉及到皮肤组织的复杂再生过程,包括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胶原纤维的排列和重塑等。而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虽然可以促进这些过程的进行,但无法完全逆转或消除已经形成的疤痕组织。要彻底去除疤痕,通常需要根据疤痕的具体情况选择更专业的治疗方法
乳蛾,中医病名,指咽喉两侧扁桃体红肿痛,形如乳头、状若蚕蛾,为常见喉疾,多由外感、饮食不节或脏腑虚损等因素引发。在中医理论中,乳蛾多由外感风热侵袭于肺,或平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炙煿之品,导致脾胃蕴热,热毒上攻喉核所致。此外,温热病后余邪未清,脏腑虚损,虚火上炎等也可引发乳蛾。其症状表现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咽喉疼痛难忍,吞咽困难,发热畏寒,扁桃体肿大充血,甚至化脓,以及口臭等。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