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的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结果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

诊断依据

具备以下诊断标准≥3条者,可诊断为大动脉炎。

1、发病年龄小于40岁。

2、患肢间歇性运动障碍。

3、一侧或双侧肱动脉搏动减弱或无搏动。

4、双上肢收缩压之差大于10 mmHg。

5、一侧或双侧锁骨下动脉或腹主动脉区有血管杂音。

6、动脉造影异常,除外动脉硬化等其他原因。

鉴别诊断

需要注意与巨细胞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白塞综合征、IgG4相关疾病、感染性主动脉炎、遗传缺陷导致的主动脉瘤、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进行鉴别。

相关解析
叶奎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炎和大动脉炎区别有哪些

血管炎和大动脉炎区别,在于大动脉炎属于血管炎的一种,两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首先,血管炎是全身慢性炎症,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的原因不明确,发病率比较低,属于比较难以治疗的疾病。通常是血管壁发生了坏死和炎症,会损伤到多个系统,致残率是比较高的。其次,大动脉炎好发一些青年女性,可能会造成血管不同程度的闭塞和狭窄,病情也比较严重。

观看语音
孙嘉梅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鹤岗市人民医院

大动脉炎超声诊断标准

大动脉炎是一种累及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和髂动脉的多发性炎症性疾病。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肢体缺血表现,如肢体感觉异常,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原因不明的低热、腹痛改变,腹部光诊可见血管杂音。第三,顽固性高血压,普通药物无法控制血压。第四,脑动脉缺血,主要是精神障碍、昏迷、痴呆。眼底病变,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胆囊炎能喝牛奶吗

胆囊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不能喝牛奶,而在缓解期且无不适症状时通常可以喝牛奶。胆囊炎急性发作期,胆囊处于炎症充血、水肿状态,胆汁分泌和排出功能受阻。牛奶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消化吸收需要胆汁参与。此时喝牛奶会刺激胆囊收缩,但因胆汁排出不畅,会加重胆囊负担,导致疼痛加剧,还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而在胆囊炎缓解期,患者没有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胆囊功能相对稳定。适量喝牛奶可以补充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对身体有益。不过,也要注意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因为高脂肪的牛奶仍可能刺激胆囊收缩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心包病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 急性感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