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状一般发生于持续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后1~2年,发生于3个月内罕见。起病较为隐匿,通常在数日、数周症状会发展完全,之后趋于稳定。临床表现以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运动为主要特征,多表现为口-舌-颊三联征,也可出现肢体和躯干的不自主运动等。
典型症状
1、口-舌-颊三联征
表现为口、唇、舌、面部不自主运动,比如舌头不自主在口中转,不自主咀嚼动作等。
2、肢体和躯干不自主运动
表现为肢体不自主摆动、没有目的的抽动、舞蹈样指划动作、手足徐动、四肢躯干扭转性运动等。
3、其他
部分患者可出现颈或腰部肌张力障碍或动作不宁。
伴随症状
可伴有耳朵运动、生殖器疼痛等症状。
并发症
迟发性运动障碍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具体如下:
1、步态和姿势受损
迟发性运动障碍可影响维持步态和姿势的肌肉群,表现为明显的“异常步态”。累及四肢和躯干的TD可导致“极端不舒服的姿势”,有的妨碍走路,有的不能自己穿衣服,有的频繁跌跤。
2、口面部疼痛
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创伤性口腔溃疡,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舌头、面颊、口唇等部位的感染,出现口面部疼痛。
3、胃肠道功能受损
(1)咽反射受损:部分精神病患者会由于咽反射受损,引起噎食,严重者可能会导致窒息甚至死亡。
(2)吞咽困难:与TD累及咽喉部和食管的肌肉组织有关。
(3)牙齿松动:可能是由于TD引起舌及颊部不自主运动所致。
4、言语障碍
迟发性运动障碍累及舌、唇、下颌以及其他发音部位,可引起言语障碍,表现为吐字不清、发音困难等。也可表现为类似构音障碍的症状,患者自觉“舌头短”。
5、呼吸障碍
迟发性运动障碍可能会累及到呼吸肌,导致呼吸异常,比如呼吸急促、呼吸节律不规则以及发出呼噜声。
6、职业功能受损
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的认知损害可能会加重,导致其操作能力、职业成就感会相应降低。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运动前喝葡萄糖的禁忌主要包括浓度过高、过量饮用、饮用时机不当及特殊人群盲目使用,需根据个体情况严格把控葡萄糖的摄入浓度、剂量和时机。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可能引发胃部不适,因高糖分需更多水分稀释,易导致腹胀、腹痛甚至脱水,尤其在运动时加重肠胃负担。过量饮用葡萄糖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后骤降,引发头晕、乏力等低血糖反应,同时未被消耗的糖分可能转化为脂肪堆积。饮用时机不当,如临近运动时饮用,可能因葡萄糖未完全吸收导致能量供应延迟,或因运动中呼吸急促引发胃部不适
应激障碍症的正确医学术语是PTSD,全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就是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而非“PSTD”。PTSD是一种由突发性灾难事件、自然灾害、暴力袭击或强烈精神应激引发的严重精神障碍。其核心特征是创伤性事件后,患者反复经历创伤记忆的再体验,如噩梦、闪回,即感觉事件再次发生,伴随剧烈心跳、出汗等生理反应。患者还会刻意回避与创伤相关的场景、人物或话题,出现情感麻木、兴趣丧失,甚至与他人疏远